红螯螯虾对三大营养物质的需求

红螯螯虾又称澳洲淡水小龙虾,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淡水虾类养殖新品种,形态与克氏原螯虾相似。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上的克氏原螯虾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相比克氏原螯虾,同样是淡水螯虾的红螯螯虾具有个体大、出肉率高、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较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而且适应性强,病害较少,是填补螯虾料水产高端市场的优质养殖品种,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目前市场上仍缺乏专用的红螯螯虾配合饲料,致使红螯螯虾在养殖过程中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生长缓慢,抵抗力低下,而且还会使水质受到污染,不利于红螯螯虾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关于红螯螯虾营养需求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本文针对红螯螯虾营养需求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红螯螯虾高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的进一步研制提供参考。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对水产动物而言,由于对糖类的利用率低,蛋白质的需求量更大。虾类饲料的研制包括对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和蛋白源的探究。在水产配合饲料中,蛋白源所占的比例较高,同时蛋白源也是价格最高的能量原料,因此蛋白含量和蛋白源是控制配合饲料成本的关键,是研制水产配合饲料的首要重点。

在早期的研究中,给出了一个粗略的饲料蛋白范围,质量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稚虾进行60d的饲养,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水平为28%时,红螯螯虾的生长性能最佳,且蛋白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螯虾的酶活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认为红螯螯虾饲料最适蛋白含量为28%。当饲料蛋白含量不在20%~55%范围内时,初重为(1.08±0.34)g的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会受到严重抑制且病死率高,根据回归曲线分析认为饲料中31%的粗蛋白含量能使红螯螯虾增重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佳。当饲料中蛋白含量在21.85%~42.14%时初重为2.35~3.84g的红螯螯虾生长与其成正相关,蛋白含量为30%~35%时最适合红螯螯虾的生长。设计22%、32%和42%三个蛋白含量的饲料喂养红螯螯虾(4.6±2.2)g,结果显示当饲料蛋白含量过高时螯虾的生长受到抑制,当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最高时还会使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升高,使成活率和生长能力降到最低,推荐饲料蛋白含量为22%。当粗蛋白含量相同时,雌虾(21.8±0.33)g和雄虾(23.1±0.58)g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区别,当粗蛋白质为22%、27%、和33%时,雄性螯虾的生长性能要显著高于雌性,成熟前期的螯虾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25.6%。同时,设计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18%、25%和32%的饲料喂养红螯螯虾(13.9±0.24)g,结果显示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认为当蛋白含量为25%时,红螯螯虾的生长性能最佳。由于试验设计、饲料配方、养殖条件和选取的虾龄等的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所需的最适蛋白范围28%~35%;虾龄越大,蛋白需求量越低,对于亚成虾推荐的饲料蛋白含量约为25%。

2、鱼粉

鱼粉是水产动物饲料中必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因其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接近水产动物的实际需求,而且含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因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自然可捕捞资源的日益减少,使优质鱼粉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鱼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使得鱼粉供应日益紧张,因此寻找新的蛋白源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常见的蛋白源有大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等。在寻找适合替代的比例和种类时,因养殖种类的不同,甲壳动物和肉食性鱼类替代比例可能比杂食性和草食性的替代比例低一些,但一般不超过50%。目前针对红螯螯虾鱼粉替代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论。用等能(4.0kal/g)等蛋白(40%)但蛋白源不同的饲料对红螯螯虾幼虾饲养8周,结果显示以鱼粉作为蛋白源和以豆粕、啤酒糟酵母作为蛋白源时的增重和存活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作者认为鱼粉可以完全被豆粕和啤酒糟酵母所替代。有研究表明蛋白含量为28%时,螯虾生长性能显著高于蛋白含量为18%的组别;蛋白含量为18%时,豆粕替代50%的鱼粉对生长和存活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当蛋白含量为28%时,豆粕替代100%的鱼粉与替代50%的鱼粉的组别之间的生长性能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表明蛋白含量28%时,豆粕可完全替代鱼粉。但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用豆粕替代鱼粉替代组与未替代组相比,红螯螯虾的体质量增长低,豆粕替代鱼粉阻碍了幼体的生长,未替代组的幼虾生长最好;与未替代组相比,替代组的增重率和蜕壳率频率显著降低,蜕壳周期延长,因此作者认为用豆粕替代鱼粉影响了红螯螯虾幼虾的正常生长。造成上述的差异,可能与试验所用的螯虾虾龄有关,虾龄越大,可能对鱼粉的依赖性更低。根据其他水产动物的研究经验,作为杂食性种类的红螯螯虾,部分替代其饲料中的鱼粉应相对较容易实现。但目前关于红螯螯虾鱼粉替代方面的研究仍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3、氨基酸

蛋白不仅为虾类提供其所需的能量,而且还为虾类提供必需氨基酸。虾类动物通常有相同的10种必需氨基酸,必须在食物中获取。氨基酸之间的平衡才是研究蛋白质需求的基础,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的缺乏都将影响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目前关于红螯螯虾的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可将红螯螯虾类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作为饲料氨基酸含量的参考(表1)。

4、脂肪和糖类

脂肪和糖类是虾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源物质。虾类饲料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和糖类可以对虾类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节约蛋白质的用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成本。在进行半集约化养殖研究中,认为红螯螯虾成活和生长的脂肪最低需求量为4%。对于抱卵的红螯螯虾亲虾,8.7%的饲料脂肪含量可以促进虾卵的生长,还可以满足螯虾抱卵阶段所需的营养。反之过低的脂肪含量就会影响亲虾的生长发育,并降低成活率。不同的脂肪源对红螯螯虾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粗蛋白含量为33%,粗脂肪为8.5%的饲料条件下,分别以鱼油、花生油、豆油和猪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投喂雌性亲虾,结果显示采用豆油作为脂肪源投喂卵黄发生初期的雌性亲虾,适于其生长且有较好的促卵黄成熟效果。分别添加5%的豆油、花生油、鱼油和猪油为脂肪源饲养体长为(11±1.05)cm的红螯螯虾,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的体质量增长和饲料效率均在豆油组中最高,依次为花生油、鱼油组和猪油组。在红螯螯虾饲料中分别添加5%的花生油、猪油、鱼油和豆油,结果也显示以豆油为主要脂肪源能够满足红螯螯虾幼体的生长需要,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并降低饲料成本。上述研究均表明不同的脂肪源对红螯螯虾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豆油为脂肪源时,最适于螯虾的生长以及亲虾的卵黄成熟。脂肪中的磷脂对红螯螯虾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饲料中的大豆磷脂对雌虾卵巢具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建议为了有利于雌虾卵巢的快速发育,在6.5%鱼油的基础饲料中至少补充2%的大豆磷脂。质量为(1.72±0.01)g的红螯螯虾幼虾对配合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268.28g/kg和120.22g/kg,相对应的CHO:L为2.20:1,红螯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且可以提高红螯螯虾的蛋白质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纤维素水平大于12%时,螯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都显著下降,表明红螯螯虾虽然含有较高的纤维素酶,但饲料纤维素并不能起到提供额外的营养物质的作用,过量添加反而抑制红螯螯虾的生长。

 

(本文来源《水产养殖》,作者鲁耀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