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渔业贸易面临诸多挑战

        捕捞渔获量仍将继续下降 金融危机影响高端产品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9月初,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克召开的主题为“可持续渔业发展与保持渔业市场稳定”的第四届国际渔业大会上,FAO渔业产业处官员HelgaJosupdit女士做了题为“全球渔业贸易面临的挑战”的报告。
  HelgaJosupdit女士认为,全球的渔业在不断创造着新的纪录。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产量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世界水产品的年人均消费已经达到17.4千克,贸易额接近1000亿美元。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水产品进口国,而俄罗斯联邦作为渔业进口国的重要性也正在凸显。
  尽管有这些利好消息,但渔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重大的问题:渔业捕捞的无效管理机制、环境恶化对捕捞和水产养殖的影响、IUU捕鱼……与此同时,贸易的复杂性正在与日俱增,影响贸易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市场不断地完善着新的准入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安全、质量及可追溯性等诸多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渔业贸易的公平性也更加重视,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也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商对供应商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认证,比如环保标签……这一切都对渔业贸易产生了影响。
  全球的渔业产量(不含水生植物)在2003年至2007年间显示出了新的增长,从2003年的1.26亿吨增加到了2007年的1.4亿吨。与十年前的数据相比,现在全球水产品供应量的增幅达到了2千万吨,而这一增加完全来自水产养殖业产量的增长,2006年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已达到了5200万吨(不含水生植物),占渔业总产量的36%,而最近两年又有了新的增长。
  总体来说,世界鱼类产量和水产品的80%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产量的主要增长点都来自养殖业。最近的报告显示,高居不下的产量使中国稳居世界主要渔业生产国的地位,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在产量上也有强势增长,而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其水产品主要供应国的席位,在主要渔业生产国中仅排名第十。
  过去12年的捕捞渔业总供应量稳定地保持在8800万吨至9600万吨之间。捕捞渔业的产量在2004年和2005年出现反弹,与2003年相对较低的水平分别增长到9200万吨和9400万吨。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捕捞水平稍呈弱势,产量下降到9100万吨。作为主要的渔业捕捞国中国在过去10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产量,秘鲁则因多年来一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而屈居第二,俄罗斯排名第八,成绩略好于养殖水产。
  世界渔业贸易的总量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增长迅速,近年来增速相对减缓。2007年渔业产量与贸易的比例是37%,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主要进口国的消费信心,需求量的下降主要显现在2007年末和2008年,这在短期内将影响到可自由支配开支和高价水产品的销售。然而从长期看,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渔业贸易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总体看来,占国际贸易产值17%的虾产品仍旧是最重要的渔业商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全球虾价的下跌,这一份额近年来正在下降。底层鱼是另一个重要的贸易品种,占到国际贸易产值的15%。金枪鱼虽然以9%的份额排名第三,但却是最受关注的品种。由于挪威和智利在发展三文鱼养殖方面的不懈努力,三文鱼作为出口产品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今后几年三文鱼很有可能超过金枪鱼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重要鱼类产品。
  从进口看,2007年的世界进口市场主要受虾、金枪鱼和三文鱼的影响,总进口量达到960亿美元,日本和美国仍是主要的渔业进口国,美国的进口量在这一年第一次超过了日本,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作为主要的渔业进口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长期积极的海产品消费趋势,美国2006年的进口额达到133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136亿美元,在进口金额上最大宗的产品是虾,紧随其后的是三文鱼、蟹和金枪鱼。作为主要的贸易体,欧盟在2007年的进口额为410亿美元,在总进口额中所点比例超过了40%。值得关注的进口市场是俄罗斯,近年来其水产品的进口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已成为虾、三文鱼、鲶鱼等品种强劲有力的进口国家。尽管目前俄罗斯在世界总进口中只占有2%的份额,但预期未来几年会有更强劲增长。
  2007年世界各主要进口市场对罗非鱼和螃蟹的需求增长迅速。其中,罗非鱼的进口量增加10%,进口额增加16%,螃蟹的进口量增加8%,金额增加18%。然而,该年虾的进口量却下降到55.7万吨(降幅5.6%),进口额39亿美元(降幅5.1%)。(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