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鳗鱼业出口如何重振雄风?

        一家烤鳗民企无奈之下刊登的促销广告引起热议———

        广东鳗鱼业出口如何重振雄风?

        ■话题缘起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烤鳗出口困难,现将一批烤鳗低价零售,绝对活鳗制作,汁多柔嫩,有意者请联……”最近,广东江门某小型烤鳗企业的经营者刊登的一条简单的广告信息,透露出鳗鱼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组由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广东对日本出口烤鳗仅804吨,同比下降了28.8%。广东鳗鱼出口率为何急剧下降?这背后隐藏着广东民营鳗鱼企业怎样的无奈?

        ■辉煌

        高峰期曾为我国创汇约9亿美元

        鳗鱼,细腻的口感,极高的营养价值,被号称为“水中的软黄金”。目前,我国有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3000多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等发达国家。鳗鱼产业产值已突破150亿人民币,高峰期时我国活鳗产量近15万吨,出口活鳗及烤鳗等近8万吨,创汇9亿美元左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一鳗业大国。

        ■现状

        一季度粤烤鳗出口日本量下降近三成

        但近些年来,食品安全,贸易壁垒和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出口食品频频告急,尤其是出口日本的鳗鱼产品。以广东为例,广东现有鳗鱼加工企业15家,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主要分布在顺德、潮州等地。但近年广东烤鳗出口的年出口量从2004年的1.2万吨年度峰值跌至2008年的3116吨。

        ■民企说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广东江门某小型烤鳗企业的经营者(上述广告信息刊登者):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再加上我们企业生产出来的烤鳗受各种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出口困难,仓库积压了大量产品,无奈之下才发布了信息,看看是否能在国内市场打开一条销路来。事实上,不单我们一家面临着这种状况,现在整个鳗鱼出口市场都不太景气。我们正在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来销售积压的库存产品。

        至于这次的广告宣传(口气有些沮丧),从目前来看,形势还不怎么乐观,广告都发出去好多天了,收到的反馈还是寥寥无几。可能跟国内的饮食习惯有关吧!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原因

        “药残”风波不断中国鳗鱼难出国门一步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近年来,烤鳗出口备受主要消费国日本技术壁垒的困扰。

        从2002年的“抗生素、水银事件”,造成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烤鳗的恐慌;到2003年的“恩诺沙星事件”爆发,日本再度停止进口中国大陆鳗鱼;2005年的“孔雀石绿事件”,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决定主动暂时退出欧盟、日本、韩国等市场,以自我保护的方式赢回市场。好不容易才适应了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2008年又掀起“毒饺子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使得我国鳗鱼出口的国外市场急剧萎缩,导致我国鳗鱼产品出口蒙上了沉重的阴影。(记者旁白):由于受一系列“药残”事件的影响和一系列准入和监测标准的出台,目前,我国鳗业界累计的亏损数字达到50多亿元,国内养殖及加工出口企业均已连年严重亏损。养鳗企业1/3破产、1/3转产、1/3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加工出口企业90%以上已经停工。2008年我国鳗鱼业的损失在10亿元以上。我国的鳗鱼行业正在进入一个非常艰难的围困时期。

        ■对策

        鳗鱼要“游”出国门需抓技术和宣传

        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关景象秘书长:要重振我国鳗业雄风,当务之急,是实施饲料、养殖模式、市场经营方式的三大革命。注重组织模式和行业科技的两大创新。从自身做起,转变思想观念,进行自我改造,实现自我发展。

        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发生的药残事件均导致鳗鱼养殖、加工和经营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出口鳗鱼产品的质量控制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和源头追溯成为迫切需要。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以出口鳗鱼产品为对象,采用RFID技术手段的“电子标签”为质量控制信息的数据载体,以检验检疫监管管理电子化模式为理论基础,实现对出口鳗鱼产品的全过程监管和追溯,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物流管理水平,以达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检验检疫大通关要求。广东省鳗鱼业协会会长周绍荣:目前在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已经陆续开设了鳗鱼专卖店,接下来还将有进一步加大宣传等举措来逐渐扩大国内市场,分担国际市场的风险。顺德某水产公司负责人:缺乏对消费者的宣传也是影响鳗鱼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我国对鳗鱼营养价值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日本的食谱里,鳗鱼是最常见的一种食材,日本人对鳗鱼的推崇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的。但我国作为鳗鱼生产的第一大国,对吃鳗鱼的普及还不如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在中国餐馆里都很少见到以鳗鱼为食材的菜单。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会见到中国人在自己国家里的日本餐厅吃中国产的鳗鱼,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为讽刺的画面。

        ■记者点评

        树立中国食品良好形象迫在眉睫

        广东顺德某水产公司养殖生产出口鳗鱼已达10年之久,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诉说了自己的委屈与担忧。他说,尽管他们公司具备完善的检验检疫设备来为我们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产品品质也完全达到了出口标准,但由于受国内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该公司产品出口也连连受阻。在2008年的“毒水饺事件”发生后,紧接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该公司的鳗鱼出口产量比往年减少了一半左右。

        在采访中,他特别强调了一个词“食品形象”。他说,如果中国的食品形象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话,对中国的食品出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中国要想解决食品出口问题,首先必须要解决的就是食品形象问题。暂且不说“苏丹红”、“红心蛋”、“瘦肉精”等等在我国市场引起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就我国鳗鱼出口来说,表面上看似乎跟2008年发生的“毒饺子事件”并无任何关联,但细心的人了解后就会发现,这一事件中涉及到了两个关键词:“中国食品”和“出口”。
只能说,鳗鱼只是我国食品出口的一个很小代表,但它的“遭遇”折射出我国庞大的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及中国食品形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摘自:民营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