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饲料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正大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饲料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没有真正的意义上的配合饲料,添加剂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颗粒饲料还是件新鲜事物。市场上能见到的,只是十分原始的简单混合饲料,几种原料简单搭配、粉碎、搅拌之后就被称作是饲料了。跟现在的配合饲料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正大进入中国带来了崭新的养殖和饲料理念,特别是颗粒饲料的推广,是饲料业发展里程上的一件大事,颗料饲料的出现才带来了制粒机等一系列饲料机械的蓬勃发展,饲料业才真正称得上是一门工业。
经过短短20多年,中国的饲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据去年统计,中国饲料2004年总产量已达9300万T。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这些成绩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饲料生产太分散,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太多。
中国饲料生产太分散,可用一组数据跟美国对比。到目前为止,中国有1.2万家饲料企业,一年共生产9300万T饲料;而美国,只有300家饲料企业,年共生产饲料1.4 亿T。
这是由于中国的养殖太分散,同时饲料生产门槛太低所造成的。
A先谈养殖太分散
中国与美国相比,没有大型养殖场,养殖分散在千家万户,造成了没有相对集中的养殖密集区。而饲料产品是一个附加值很低的商品,运输费用占了成本很大的一块,这就为大型企业的产生设置了第一道障碍,大型企业的前提就是有大的产量,生产太多,如果近处消化不了,只能远距离销售,势必增加成本。所以,在中国,大型企业的产生是很难的。除非生产附加值高的如乳猪料、预混料,全国销售。否则,单个企业很难做大。在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要数江西双胞胎集团。由于他们专做乳猪料,在这方面有特长,而乳猪料利润高,运输成本所占比例就相对小,使在全国销售成为可能。分散养殖对他们来讲就不成其太大问题。所以,可以预测,双胞胎是能做成大企业的。而生产其他如禽料、大猪料、鱼料,由于利润低,一旦运距太远,势必增加运输成本,使产品失去竞争力,这就为众多的小厂提供了生存空间,小厂满足本地的养殖所需,在一些产品的开发上甚至比远处的大厂做得还出色。(比如福建的小厂生产的鸭料)这就是小厂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山东,六和集团首屈一指,但六和没有几家象样的大厂,是由众多小厂组成的,小厂销售半径在40KM内。六和的成功也从侧面印证了小厂存在的合理性。
 B再谈门槛低
在中国开饲料厂的门槛是很低的,设备投资可以小到几十万,再投入几十万流动资金,总共100万就可以开一家饲料厂。前些年由于养殖业效益好,使得饲料有利润,导致中国冒出了大大小小上万家饲料厂。据说当年希望的新津厂(是希望起家的第一家厂)等候排队拉料的车排了几公里的路,等3天3夜也拉不到饲料。新津县其他人看到饲料如此好做,一个县一下子就冒出了100多家饲料厂(当年开饲料厂的投资就更少了,估计20-30万就可以开一家厂)。
不仅资金要求低,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低。现在的配方技术很成熟,饲料厂可以很轻意就得到饲料配方。便利的信息,使得采购各种原料,包括前几年很神秘的各种添加剂十分容易。买回原料后,按配方一混合,粉碎、制粒后就可以出产品。
如此低的门槛,为产生数目众多的小厂提供了条件上的可能。如果不提高门槛,在饲料业的竞争不是很白热化,在养殖业还是比较分散的社会,小厂的出现就难以避免。
为什么把饲料生产的太分散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呢?
首先,是资源的浪费。目前众多的小厂开工都不足,平均算来,也是开了单班,设备没有满负荷运转。
第二,厂家太多,主管部门管理上就会出现问题,后面要提到的饲料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跟厂家太多也是有联系的。
2> 饲料安全问题
饲料安全问题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饲料业本身,还由于饲料是养殖业的上游产品,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并最终关系到人的安全。前几年的瘦肉精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其实,饲料安全哪止一个瘦肉精这么简单。为了盲目追求饲料的转化率和追求养殖动物的一些外部特征诸如皮红毛亮,一些饲料厂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从激素的应用到抗生素的大量添加,从兴奋剂的使用到安眠药的使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层出不穷。
饲料安全问题首先是影响了人的安全。这方面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国家也列出了诸多禁药。但禁归禁,一些不法厂家还是在偷偷使用。使每一个中国人在吃肉时都不禁会问一问,这一口吃下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会不会是最后一顿晚餐。
饲料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养殖业的成败。喹乙醇前些年作为在鱼饲料中的促长剂曾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全面影响。一旦添加过量或混合不均匀,轻则鱼掉鳞,不能运输,重则出现死鱼事件。同时喹乙醇还有致癌作用。所以,近年来也把喹乙醇作为了禁用药物。但据我所知,很多饲料生产厂都在偷偷添加。
饲料安全问题还会影响到出口贸易。虾、鳗鱼很大一部分要依赖于出口,如果被国外检测出禁用成份,就会停止从中国的进口,在这方面中国是吃过大亏的。虾的氯霉素事件,鳗鱼的恩诺沙星事件都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是要好好吸取的。
3> 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的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除工业污染外,农业上的无节制的排放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鱼饲料而言,中国现在的饵料系数普遍偏高,平均超过了2.5 。这意味着大部份饲料未被转化到鱼体而成为粪便等排泄物被排放到环境中,污染可想而知。而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挪威,明文规定饵料系数超过1.0的不准销售。
中国的饲料厂不是做不出饵系1.0的饲料,而是厂家太多,恶性竞争,为了抢市场,一味迎合养殖户,竟相推出低档饲料,才导致了劣质饲料充斥市场。当年毛泽东讲“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我现在则认为是“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我们被农民教育。”我们的饲料厂,我们的配方师无时无刻不被农民所误导,无时无刻不是在花太多的精力、太多的成本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片面追求皮红毛亮、片面追求饲料硬度,耐水性。农民哪里知道,皮红毛亮很可能是用药催出来的,是猪的一种病状反应。过硬的水产饲料会导致鱼的肠炎,耐水性太长不利于消化,对水质污染更甚于饲料的快溶。
那么,中国的饲料要健康发展,出路在哪里,方向在哪里呢?我认为:
1> 首先是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
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苗头。今年4月,新希望集团兼并山东六和,预计2005年两大集团饲料总量将达600万T。广东的南宝集团发展迅猛,今年4月也成功入主新会的新粮集团。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饲料企业已进入整合时期?有人预计今后3-5年会有一半的饲料企业会被淘汰,大部分饲料会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可能说这话还为时太早。因为前面已经说到,小厂的存在是有理由的,那就是中国养殖业的分散性。如果养殖适当集中,出现养殖大户、养殖大村、养殖大镇,则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就不会太远。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强行提高饲料厂的准入门槛,就像兽药行业一样,强行来个GMP认证,强行让不达标的厂关掉。这样才会使规模化、集团化之路走得更快一些。
2> 国家加大打击力度
对违禁药物的使用,处罚太轻,是禁药难禁的根本原因。如果都像对付瘦肉精那么严厉,相信会好很多。
3> 整合科研队伍与饲料企业,生产高效安全的饲料
我们国家的科研与饲料生产企业,还是比较脱节的,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利益共同体。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很好转化。另一方面,一些厂家打着新技术、新产品之名,卖的却是陈谷子烂芝麻。没有原创性的东西,使饲料业新技术发展缓慢。现在的国情是:粮价高,畜产品价格低。如果不能生产高效的饲料,势必造成养户的亏本。而既高效又安全的饲料从理论上讲又是可行的,只要提高转换率即可。酶制剂就是一个典型,但解决酶制剂的耐高温却是一个世界难题。
我相信,这个问题是迟早可以解决的。人都能登上太空,何况解决一个耐高温的问题呢?关键是有没有人去研究,研究经费是否充分。如果科研队伍与饲料企业共同努力,相信解决这一难题为时不会太久。


        
        
        
        
        
        
        德宁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叶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