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关税取消看大豆产业政策

        2008年11月14日,财政部宣布,自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和大豆目前5%的出口关税,小麦目前20%和稻米目前5%的出口关税税率则将下调至3%。此外,在粮食制品方面,玉米制粉及淀粉目前10%的出口关税将取消,小麦面粉及淀粉出口关税将从25%下调为8%。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政府此举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出口,在国内农产品价格偏弱情况下保护农民利益。

        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以为,这一举措中,至少大豆并非受益者。

        首先,从我国大豆的自身的情况来看,从2003年开始,取消了大豆进口关税配额制度,我国成为了大豆进口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进口数量连年增加,截止到08年10月,进口大豆数量占到我国大豆消费量的80%以上!再看看大豆的出口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由于收储政策的实施,国产大豆价格回升,一直在向2.85元/斤(3700元 /吨)的收储价格靠拢;而与此同时,国外大豆的进口价格持续回落,最低仅2800-2900元/吨,价格倒挂严重,沿海油厂大量进口南美廉价大豆压榨,东北大型油脂企业已经停收,国产大豆销售困难。

        再次,考虑到国产大豆的出油率较国外低2-3个百分点,作为油用大豆的优先选择主要还是来自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市场消化,食用所占比例也较高。所以,想要通过取消出口关税以促进大豆销售,可能性不大。

        在今年市场剧烈动荡的行情之中,国家为保持经济稳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谓殚精竭虑,政策不断。宏观如降息等政策暂且不论,单就大豆产业政策方面,笔者在此作一简单回顾。

        回顾:

        2008年4月中下旬,随着“2008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会”的召开,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将规范大豆油脂加工业的发展,并出台大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市场随后掀起了一场关于大豆油脂产业独立性和国际定价权的讨论。但是由于由于奥运会召开在即,为保证经济增长时期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充足,国家将3月31日到期的大豆1%的优惠进口关税延期到9月30日;同时,自6月13日起,取消了豆油等36种初、精炼食用油的出口退税。

        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的走软,前期市场频频猜度的宏观调控之剑终于落下,从奥运即将结束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措施接连出台,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008年8月25日,全国食用油储备库容紧急摸底。此前,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向国务院上报了一份名为《有关专家对提高油脂自给率和保障食油安全的建议》,其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进口食用油等油脂制品连年快速上升,国内近半数大型油制品企业已经被外资控制。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食用油价格联动效应扩大,国内油脂制品价格波动很大,对国家调控和稳定物价不利。大豆产业状况的讨论再次兴起。

        2008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大豆油脂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鼓励内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吨/日以上,产、加、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并将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套期保值。
2008年10月20日,为响应前期政策及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保障农民利益的精神,发改委网站公布: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在油菜主产区,按每市斤2.2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中央储备。

        2008年10月21日,《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新国标出台,明确提出不得在油里掺入非食用油和不合格的原料成品植物油,但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是否应列出各种油料种类并无明确规定。

        2008年10月26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将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收购150万吨大豆作为中央储备,此次大豆收购计划截至2009年2月底。具体内容为:中央储备大豆收购实行由指定库点按计划挂牌收购,此次收购入库的大豆为2008年国内生产新大豆,要求符合国标三等及以上的质量标准,收购价为每市斤1.85元,相邻等级之间的差价为每市斤0.02元。此次中央储备大豆的收购计划为150万吨,将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属有关分公司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收购,其中内蒙古23万吨、辽宁6万吨、吉林21万吨、黑龙江100万吨。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尚未开始;收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却加剧对于国外大豆的依赖性;而市场所希望的提高进口关税,固然能对国产大豆起到保护作用,一旦实施之后又会对国内本已脆弱的油脂企业形成巨大冲击……似乎无论采取哪种政策,都无法兼顾到方方面面,始终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在笔者看来,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未来宏观调控的核心也将是粮食产业。考虑到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从短期政策效果来看,对于豆类油脂市场价格提振作用并不明显,只能暂时延缓下跌的步伐。而对于国家救助抱有极大希望的油脂企业,还是应该自力更生,渡过难关。
《九三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