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联手高校寻找最大附加值

        明晃晃的海面上,随波零星翻起的数条死鱼,让许多渔民甚为痛心去年初的冷冻天气及 “黑格比”台风,给万山区渔业养殖带来严重损失。“这种靠抓小鱼养大鱼,一碰到台风季节就提心吊胆,甚至可能将一年的辛劳都付诸东流的传统养殖方法必须进行改革,科技兴海是我们当前的必由之路。”万山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统养殖业弊端显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万山区便大规模采用网箱养殖等传统养殖方法,但这种生产模式只能在港湾内风浪小的地方设置,发展的场地受到限制。“虽然后来,深海养殖技术也随之运用,但随着生产的逐步扩大,传统模式的弊端更是进一步显现。有些区域的网箱布设过于密集,已经大大超过海区的养殖容量,加上长年累月的生产,引起自身污染,导致浮筏式网箱养殖后来出现了养鱼成活率低、发病率高、效益差等问题。同时,传统养殖的品种也比较单一,只有石斑、军曹、章红鱼等几种比较传统的鱼种。”
  所以,如何走科技兴海之路,依靠海洋科技创新力量,来改变落后的养殖方式和单一的养殖品种,成为摆在万山区管理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延伸产业链突破瓶颈
  从海藻中成功提取出降血压肽,制成专治降血压药品,一盒6瓶,市面价格498元……这样一个例子给了万山区管理者很大的触动,同样拥有广阔海域资源的江门市正是利用同高校的合作,使海岛养殖业的产业链得到延伸,附加值被无形中也扩大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当前,我们已经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联手合作,整合、发展、优化水产养殖领域的资源,希望从生态的角度来发展海洋渔业。”万山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万山区已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以前,万山区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鱼类,贝类和藻类都是野生居多,虽然海岛上的居民都知道像苦螺、将军帽、狗爪等贝类,以及紫菜等藻类可以食用,但压根就没有想到利用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养殖生产,甚至提取加工,对其进行开发,挖掘出产品的附加值,这一来可以改变落后养殖方式,丰富养殖品种;二来可以延伸产业链,给渔民增加收入、带动就业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校和研究所已开始着手从技术的角度来帮助万山区进行养殖海藻、贝类等工作,“同时,可以从藻类提取精华,加工成海洋食品、药品,同时剩下的余渣可变为酒精等能源,用于发电等,达到变废为宝。”该负责人表示,万山区当前在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的同时,也将加快高附加值海洋生物养殖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大微藻等富含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天然保健品和新药。
《珠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