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产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

        近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新湖期货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油脂油料产业经济50人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油脂油料产业的相关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近300人与会。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油脂油料产业的知名企业人士和机构代表,对中国油脂油料产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状况、市场格局及新形势下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服务实体产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但是面临的形势也极为复杂,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这一判断充分说明,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处于“后危机时代”。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针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世界银行顾问曹红辉认为,全球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正处于“旧患未除、新忧又至”的阶段,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相互脱节所形成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各国投入过量信贷货币之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财政赤字危机、通胀担忧接踵而至。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刺激经济、发放信贷和控制通胀的两难境地,克服危机仍需时日。
  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国内投资结构的转变和内部需求的增加。投资需要以促进就业、增加国内居民收入为主要任务,从政府投资为主向民营企业和社会化投资为主的方向转变,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中国油脂油料产业供需格局稳定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油脂油料产业供需情况和市场格局同样受到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和制约。在此次论坛上,中粮粮油副总经理兼油脂油料部总经理王印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2010年中国油脂市场供给特征和世界油脂市场供求形势。
  王印基认为,2009年国内油料进口创出历史新高,油脂进口明显放缓,对外油料依存度进一步提升,国产大豆得到国家保护性收购,价格高企但销售迟缓,大部分积压于国储和农民手中。世界油脂市场供求中性偏多,油脂消费增长4%,世界生物燃料油需求增加20%,但开工率下降。在这种市场格局下,国内油脂市场库存仍处历史高位,对价格形成较强压力,同时国储大豆和菜油的抛售也会对市场形成压制。总的来看,2010年国内油脂油料市场阶段性特征明显,并将呈现“振幅减小、频率加快”的特点。 他的观点也得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处长曹智的认同。曹智表示,随着2009/20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基本确定,本年度全球范围内的油料供给将会大幅增加,而需求则保持小幅增长,油料市场面临价格下行压力。油脂市场由于生物燃油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其阶段性供给压力不像油料市场那么明显,2009/2010年度国内油脂市场将保持基本平衡的市场格局。
  不过,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元成豆业副总经理王学士就认为尽管当前国内油脂油料行业面临供给过大压力,但宏观经济已经复苏,2009/2010年度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美豆库存减少,运输瓶颈的制约,国内油脂市场价格将会稳步走高。
  “后危机时代”国内油脂油料产业亟待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国产大豆目前面临的销售不畅、价格高企、产业发展停滞等问题亟待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要大力发展国内期货市场,使其成为国内油脂油料的定价基础,通过期货市场理顺国内市场油脂油料产业价格,完善产品定价机制。”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仁礼在本次产业论坛上呼吁。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中国油脂油料产业“后危机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国内大豆产业的全面萎缩。目前,国产大豆几乎已经从国内压榨企业退出,市场议价定价能力已经丧失,产业规模大大萎缩。
  “不仅国产大豆产业需要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油脂市场的价格大幅波动,同样促使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这样说道。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油脂油料市场价格变化面临着国内外更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国内相关企业面临的敞口风险越来越多,其规避风险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另一方面,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迈入成熟期,市场客户群体和规模都显著提升,同时,现代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新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方法的出现也为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提供了方便。
  在期货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第二届中国油脂油料产业论坛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其对当前中国油脂油料市场发展格局的认识,感受到了期货市场避险功能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思路,更体会到了期货市场对于企业发展成长的重要推动意义。
  青岛证监局副局长韩汝俊、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化军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