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全球渔业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渔业遭受巨大冲击,国际水产品行业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自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水产品贸易总体出现下降,虽然经过近一年的跌宕起伏,全球经济下滑出现趋缓迹象,但多种因素导致国际水产品的生产、贸易、需求、价格的变化和趋势仍然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生产恢复缓慢
  生产恢复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原材料价格剧烈起伏增加了成本的不确定性。2008年石油价格的暴涨大大增加了渔业成本,之后油价又出现暴跌与迅速的回升。暴涨暴跌增加了渔业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消费的影响难以预测。金融危机也给融资造成了困难,使投资减少。金融业和投资者对水产业的放贷和投资日趋谨慎,导致渔业公司资金困难,欧洲的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取消了部分与水产业有关的保险品种。这使得规模较小的水产企业雪上加霜,一些生产者纷纷选择暂时歇业或改行。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灾害频发,如2008年中国南方的低温灾害和2009年智利养殖业的大范围病害,也对水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
  虽然,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救助措施遏制了经济的进一步下滑,但人们对经济前景预测仍有较大的分歧,担忧依然存在。
  贸易出现下滑
  2008年全球水产品贸易量与上一年相比微幅下降,2009年上半年这种下跌趋势仍在延续。
  作为全球第一的渔业大国,中国对国际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而易见。2008年中国的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6亿美元,但出口量与上一年相比却下降3.2%。
  其他的主要水产出口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出口贸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的水产品出口和国内贸易均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国外订单数量下降,无法出口的水产品涌向国内市场,而其国内购买力也在下降,就导致这些国家国内市场水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
  近年来,日本政府陆续调整了农产品进口政策。新政策的实施使得日本的水产品进口逐年减少,出口量却在大幅上升。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的水产品进口额降至174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4.4%,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
  日本政府2008年公布的《水产白皮书》显示,日本鱼类产品人均消费量正在逐年减少。看来,2009年的日本水产市场仍将持续低迷。
  欧美国家的渔业生产和贸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9年3月在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渔业博览会上,参展商比上一年大幅减少,参观人数也明显下降。但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库存的降低和需求的增加,欧美的进口量和价格有所反弹。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一些国家尤其是水产品进口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采取关税壁垒或技术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水产品准入要求变换频繁,手续繁琐,令出口国难以应对,蒙受损失。
  需求发生变化
  由于水产品已日益成为人们的日常基本食品,各主要消费国对水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大幅下降,但需求品种却出现了变化。经济不景气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担忧等因素,不仅抑制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欧美地区超市里销售的水产品和冷冻小包装水产品因价格相对低廉,食品浪费较少且无需加工,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时欧美的水产品零售商和餐馆纷纷采用改变或缩小包装、推出“特惠价”水产品等促销手段以吸引消费者。2009年第一季度日本国内外出就餐的人数下降了7%,导致高价格水产品(金枪鱼、鳗鱼等)需求下降,而低价且适于在家中烹饪的水产品需求与销售旺盛。
  日本市场2008年高价值水产品的进口量大幅下降,其中:黄鳍金枪鱼下降16.8%、青鳕鱼糜下降25.6%、鱿鱼下降12.1%,活鳗下降25.4%,加工鳗鱼制品下降尤为显著,达到52.5%。同时主要进口品种虾类水产品下降了5%,跌至19万吨。与此同时,日本市场一些低价格水产品的进口量却出现了大幅的上升,其中:鲭鱼增加了52.4%,鲣鱼增加17%,鲆科鱼类增加19%,鲱鱼增加了27%。
  价格开始回升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水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水产品价格随供需情况波动不一。甲壳类水产品虾、贝等价格下跌幅度较大,鱼类产品除少数品种外价格跌幅相对较小。尽管2008年下半年国际水产品市场许多品种价格出现暴跌,但这种下跌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对2008年上半年价格暴涨的修正,目前的价格与近几年的平均价格水平相差不多。
  同时,部分品种因生产者和销售商担心产品销路而减少生产和进口,导致国内市场供应能力下降,反而促使部分产品价格上扬。如阿拉斯加狭鳕等,其中2008年日本市场青鳕鱼糜的价格上涨了70%,蓝鳍金枪鱼价格上涨了20%。
  近期,国际市场水产品价格开始出现止跌反弹的迹象,但走出低谷仍需时日。
  危机与机遇
总而言之,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水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生产者由于2008年油价和其它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积极性受损而不再扩大生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病害频频增多对水产造成了直接的打击,使不少生产者至今心有余悸。
  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调整产品结构,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促进国内消费。各国和地区间的渔业管理部门、渔业协会也在积极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寻求应对措施。
  尽管许多投资者对目前全球水产业不看好,认为目前并不是投资进入水产业的最好时机,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挪威是一个渔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国内一些有实力的渔业公司认为金融危机对全球水产业的格局产生了冲击,现在是重新布局和填补空缺的大好时机。如挪威的一些水产公司就在全球各地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他们不仅准备投资百万美元重新进军美国鲑鱼养殖业,还计划投资千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建造罗非鱼综合养殖场。
  6月,FAO在“全球食品与农业信息及预警系统”中对2009年全球水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了预测。预测报告指出,2009年世界水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将低于1%,许多重要的养殖品种市场价格将出现下滑,病害将造成一些国家养殖水产品种产量下降。总之,2009年全年的水产品国际贸易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需求与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水产品种将会出现销售疲软、增长乏力的状况,价格与利润空间受到压制,国际水产品贸易额与贸易量都将会出现微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