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何能在中国扎根?———专访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区水产项目负责人张建

        张建是个快乐的人,是个一丝不苟的敬业者。每次见面从他八九十公斤的身躯里散发出来的,满是青春的气息和生活的激情。直到今年1月在哈尔滨的一次会议上,他英语、汉语带上海话喊了两天下来,嗓子哑了,嘴巴歪了,才让人觉得他炯炯发亮的眼神里面,还是有一些疲惫。“大豆先生”以及他们所服务的协会,究竟在中国干了些什么?于是相约做了这个专访。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其宗旨名曰“促进大豆消费,为美国大豆种植业提供服务”。这个非政府性的美国民间组织,其实也是个“烧钱”的机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还根本不需要美国大豆的时候,协会的办事机构已经驻进中国,1989年9月开设水产项目,寻求与中国水产养殖业合作的途径。换句话说,从那时起已开始在中国扎根。
  大豆是高蛋白的食物,用来加工豆制品、食用油。其副食品豆粕可用来做动物饲料,协会的水产项目就围绕豆粕饲料做文章,逐步展开延伸。“烧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销大豆,从解决豆粕的出路入手则是在商战中独辟蹊径。张建说,美国大豆出口中国是“双赢”的:其一,通过国际贸易平衡“物之不齐”,你供我需,自愿成交,大豆输中尤如水产品输美;其二,协会也相当于售后服务机构,实实在在为中国的水产养殖及畜牧养殖做了些事情。
  我国渔业自确立“以养殖为主”的方针以来,推进健康养殖便成为渔业工作的一条主线,各地积极推广实践科学、规范、高效、无公害等多种养殖模式。协会顺应潮流,参与其中,见证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进步,并为之作出贡献。协会每年选择20个左右的养殖场,开展养殖试验和技术推广,近20年来,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变过去的自然放养或肥水养殖模式,推广饲料养殖,推动由主养滤食性鱼类到主养摄食性鱼类的转变;第二阶段,用豆粕取代鱼粉,用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用营养配方饲料养鱼,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益并减少资源浪费;第三阶段,主推生态健康养殖,如“零水体排放模式”、“小水体80:20养殖模式”,主要目的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兼顾环保效益。
  协会的每个项目试验点都有几万元的资金补贴,因为是无偿提供,还有协会的水产专家上门技术服务,所以各地的养殖场、养殖企业十分踊跃申请,通过与协会合作在技术上获得一定的提升。张建说,每个项目的几万元补贴是实实在在的,协会的职员绝不会吃喝拿要,也不会劝谁买一粒美国大豆,所需要的,仅仅是真实的养殖试验数据和科学结论。从1994年开始,协会每年组织我国基层水产技术员赴国外培训交流,时间为2个月~3个月,目前已累计培训上百人次,由美方出资。协会近年开展的深水网箱养殖试验,也掀起了一些热浪,具有抗台风性能强、对水质影响小等优势,只是因为投资成本较高,以及政府扶植力度减弱,而未能得到有效推广与发展。
  张建说,如果没有国内渔业界的支持与认可,尤其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的支持配合,协会在中国的工作很难进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魏宝振多次出席协会主办的技术讲座等活动,并多次到协会的养殖试验场调研,他评价说,协会的养殖试验对我们的技术推广工作有补充,有启发,十分有益。一位曾随协会赴国外培训的技术人员说,协会在中国水产养殖的变革中发挥了促进作用,带给我们一些新的理念。协会主持参与的“水库和湖泊小网箱养殖技术项目”,曾荣获农业部丰收计划科技进步奖。
  友好的行动,超前而又实在的服务理念,使协会与中国水产养殖业结下了良好的人缘,美国大豆在中国日益根深叶茂。看看一组数字吧:199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20万吨,2006年达到1100万吨,近几年保持在千万吨以上,2009年将达到1700万吨,占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的一半左右。“不卖大豆”的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自然功劳不小。
  在协会打工的“大豆先生”,还有来自江苏的周恩华、来自宝岛台湾的蓝祥宾等人,个个精神抖擞,做人简单,做事认真。自称1987年就进入协会打工的张建先生,自然也不是白拿人家的薪水。他们经常出差,在外请客吃饭从来不超过协会规定的标准,如果超标一定是个人掏腰包;每个月的电话费实报实销,但他们都会十分主动地从中剔除私人通话费。作为中国人,为美国人打工,还那么认真卖力,这是什么精神?是国际主义精神,是职业化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借鉴。
  前文提到的今年1月的哈尔滨会议,那是“协会2008年水产养殖试验项目总结研讨会”,除了简单的开幕式外,不再设主席台,演讲者可坐可站,张建、周恩华、蓝祥宾轮流站着主持,听众可随时插话,参与讨论。每年一度的总结会都是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搞成了技术沙龙。与会者说,“快乐的美国大豆”让我们分享了快乐。
稿件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