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撑腰,人民币“龙抬头”重拾升势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公布最新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152元,较上日开市价6.3167,再升15基点续创新高。刷新11月4日创下的1美元兑人民币6.3165元的最高纪录。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昨日向南都记者分析认,尽管此前即期汇率跌停引发贬值预期,但人民币升值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币兑美元近几天的中间价定位,清晰地显示出央行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决心。”
对美元中间价连创新高
南都记者注意到,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2,与上一交易日(6.3167)相比小幅上升15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26日,国内即期市场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67,收盘价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盘中汇价则达到1993年汇率并轨以来的最高水平。
“主要的因素应该是短期资本外流,因为从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外汇占款数据可以看出来,资金撤离中国市场的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人民币在此刻选择贬值,势必会放大资金抽离的速度,这样央行恐怕不得不提前下调准备金率,会打乱整个货币信贷投放的节奏。”上海一位券商研究员对南都记者称。
香港市场数位分析人士亦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一位市场人士称,此前一段时间欧元贬值压力持续高涨,全球资本都不约而同选择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导致短时期内美元走强。“同时中国市场传来的经济增长信号也不甚理想,因此应该有部分资金选择撤离。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是连续多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触及跌停线,但官方公布的中间价一直是持续往上的,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官方信号的进一步放大而已。”该人士称。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中国3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决定了中国在汇率上强大的干预实力。持此观点人士称,央行连续发布较高甚至上涨的中间价,其实是在暗示市场,中国不会听任人民币贬值,没有任何一种对冲基金或者热钱敢于和拥有全球第一外汇储备的中国对赌人民币的贬值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持续信号释放的推动下,香港市场的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近期也持续走强。上周,香港离岸人民币(C N H )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2010年7月此项交易推出以来的新高,与内地即期汇率差价缩窄,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弱化。
“官方的态度是很坚定的,就是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资金外逃。特别是当前外汇占款仍然是内地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情况下,央行要贯彻‘松财政、稳货币’的策略精神,就不能让资金跑得太快,导致国内资金出现紧张局面。”另一位香港市场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
刘东亮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尽管此前即期汇率跌停引发贬值预期,而经济环境变化、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导致恐慌心态放大,但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并没有太大波动。人民币升值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币兑美元近几天的中间价定位,清晰地显示出央行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决心。”
升值趋势不变
多位分析人士称,伴随着近期人民币官方中间价的持续走强,此前一段时间积累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基本打消,人民币将重新步入中期缓慢升值渠道之内。
刘东亮昨日分析认为,欧债危机的恶化程度、中国经济放缓的幅度和中美间的政治博弈情况等因素将会影响明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期明年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可能见到3%左右的涨幅,但很难维持今年这种单边升值的走势,进入双向波动的概率将大幅上升。整体而言,除非世界经济出现意外的强劲复苏,否则,人民币经过汇改以来的6年升值进程,很可能会在明年接近其阶段性尾声,明年人民币不太可能出现大涨。据刘东亮预计,6.10附近将成为明年的天花板。
此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近期公开表示,当前人民币每日5‰的波动区间限制够用,暂不会调整,2012年应该加大汇率的灵活性。对于最近汇率大幅波动的现象,吴晓灵认为不必恐慌,“其实汇改的目标就是要使汇率上下波动,有灵活性。”
“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明年汇率的表现形式将是涨有跌。”刘东亮表示,“近来有呼声认为中国应该放宽人民币汇价交易区间,但个人认为应等待欧债危机稳定后施行会更合适,否则可能将导致更大幅度的跌停。”另有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频频取得阶段性突破,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南都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泰国与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R Q FII试点方案正式出台,甚至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近期访华推动的两国互购国债事宜,均反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被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分析人士表示,在这一连串利好消息刺激之下,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市场出现反弹局面亦在情理之中。
“特别是日本宣布将与中国互购国债,这意味着人民币正式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而进入其外汇储备之中。虽然100亿美元的规模并不大,但释放出的信号很强烈,这会让很多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的避险需求缓释,释放一些人民币短期贬值的压力。”深圳一位券商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尽管经过此前不久的贬值预期影响,以中间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对美元升值接近5%。
《南方都市报》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昨日向南都记者分析认,尽管此前即期汇率跌停引发贬值预期,但人民币升值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币兑美元近几天的中间价定位,清晰地显示出央行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决心。”
对美元中间价连创新高
南都记者注意到,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2,与上一交易日(6.3167)相比小幅上升15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26日,国内即期市场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67,收盘价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盘中汇价则达到1993年汇率并轨以来的最高水平。
“主要的因素应该是短期资本外流,因为从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外汇占款数据可以看出来,资金撤离中国市场的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人民币在此刻选择贬值,势必会放大资金抽离的速度,这样央行恐怕不得不提前下调准备金率,会打乱整个货币信贷投放的节奏。”上海一位券商研究员对南都记者称。
香港市场数位分析人士亦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一位市场人士称,此前一段时间欧元贬值压力持续高涨,全球资本都不约而同选择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导致短时期内美元走强。“同时中国市场传来的经济增长信号也不甚理想,因此应该有部分资金选择撤离。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是连续多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触及跌停线,但官方公布的中间价一直是持续往上的,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官方信号的进一步放大而已。”该人士称。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中国3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决定了中国在汇率上强大的干预实力。持此观点人士称,央行连续发布较高甚至上涨的中间价,其实是在暗示市场,中国不会听任人民币贬值,没有任何一种对冲基金或者热钱敢于和拥有全球第一外汇储备的中国对赌人民币的贬值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持续信号释放的推动下,香港市场的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近期也持续走强。上周,香港离岸人民币(C N H )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2010年7月此项交易推出以来的新高,与内地即期汇率差价缩窄,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弱化。
“官方的态度是很坚定的,就是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资金外逃。特别是当前外汇占款仍然是内地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情况下,央行要贯彻‘松财政、稳货币’的策略精神,就不能让资金跑得太快,导致国内资金出现紧张局面。”另一位香港市场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
刘东亮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尽管此前即期汇率跌停引发贬值预期,而经济环境变化、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导致恐慌心态放大,但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并没有太大波动。人民币升值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币兑美元近几天的中间价定位,清晰地显示出央行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决心。”
升值趋势不变
多位分析人士称,伴随着近期人民币官方中间价的持续走强,此前一段时间积累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基本打消,人民币将重新步入中期缓慢升值渠道之内。
刘东亮昨日分析认为,欧债危机的恶化程度、中国经济放缓的幅度和中美间的政治博弈情况等因素将会影响明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期明年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可能见到3%左右的涨幅,但很难维持今年这种单边升值的走势,进入双向波动的概率将大幅上升。整体而言,除非世界经济出现意外的强劲复苏,否则,人民币经过汇改以来的6年升值进程,很可能会在明年接近其阶段性尾声,明年人民币不太可能出现大涨。据刘东亮预计,6.10附近将成为明年的天花板。
此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近期公开表示,当前人民币每日5‰的波动区间限制够用,暂不会调整,2012年应该加大汇率的灵活性。对于最近汇率大幅波动的现象,吴晓灵认为不必恐慌,“其实汇改的目标就是要使汇率上下波动,有灵活性。”
“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明年汇率的表现形式将是涨有跌。”刘东亮表示,“近来有呼声认为中国应该放宽人民币汇价交易区间,但个人认为应等待欧债危机稳定后施行会更合适,否则可能将导致更大幅度的跌停。”另有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频频取得阶段性突破,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南都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泰国与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R Q FII试点方案正式出台,甚至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近期访华推动的两国互购国债事宜,均反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被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分析人士表示,在这一连串利好消息刺激之下,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市场出现反弹局面亦在情理之中。
“特别是日本宣布将与中国互购国债,这意味着人民币正式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而进入其外汇储备之中。虽然100亿美元的规模并不大,但释放出的信号很强烈,这会让很多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的避险需求缓释,释放一些人民币短期贬值的压力。”深圳一位券商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尽管经过此前不久的贬值预期影响,以中间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对美元升值接近5%。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