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中国经济规模超美成2014年里程碑式大事件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英国经济学家利亚姆•哈利根的文章《标志着回归世界旧秩序的一年》
2014年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是什么?这取决于你的视角。美国重返中东地区进行军事干涉,这是个重要时刻。那些关注英国国内问题的人也许会理所当然地将苏格兰独立公投失败视为去年最重要的事件。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以及随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都是过去12个月里最重要的国际动态。
尽管如此,作为一名经济学学痴和长期研究东方新兴市场的人,我将因为统计学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记住2014年。正是在201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489179_1.html/ ]
198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到了200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刚刚是美国的一半。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10月悄然发布了估算数据,显示中国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6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为17.4万亿美元。
以人均计算,美国仍远远领先于中国。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四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些估算数据基于购买力平价,包含了生活成本中的跨境变量。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限定性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数据仍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自1872年超过英国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如今,美国不再绝对地占有这一宝座。
中国在过去30年间奋力追赶,成绩斐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GDP平均增速为9.8%,美国仅为2.7%。当然,北京并非通过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模式”而取得了这一成绩,而是将西方的市场机制与国家经济管控结合起来,并且中国显然缺乏民主制度。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在次贷危机余波中奋力挣扎,中国的成功重新改写了地缘政治格局。纵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些曾经公开表示要成为西方式社会的国家越来越对“中国模式”留下深刻印象。这对西方而言是不幸的。然而,与西方在知识和文化方面的霸权衰落相比,我更加担心东西方冲突的前景。
新兴市场显然以更加糟糕的经济状况进入2015年。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速为7.3%,比2014年的7.5%有所下滑。尽管这一速度仍非常快,但北京正努力应对日益疲软的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的出口以及降温中的国内投资。在最新数据显示工厂产出同比收缩的情况下,2015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跌至7%以下。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在其他大型新兴市场中,巴西今年可能陷入经济衰退,俄罗斯经济则可能收缩多达3%。与所有大宗商品出口国一样,如果油价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那么俄罗斯将会受损,而英美等西方能源进口国则会受益。
话虽如此,根据汇丰银行的新报告,发达经济体2015年的平均增速将为2.4%,而新兴市场将以4.1%的速度扩张。
如今,在欧洲和美国先后主宰世界200多年之后,不论我们喜不喜欢,东方注定将再一次主宰全球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