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池塘水质管理实用技术

        “养鱼先养水”养鱼就是养塘水,搞好水质管理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措施之一。所以养鱼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中把“水”排在了第一位。
  一、养鱼水质总的要求:“肥、活、嫩、爽”
  1、肥:就是池水中含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盐,繁殖的浮游生物多,特别是易消化的种类多,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绿色;
  2、活:池塘生态的食物物质循环快,水体有活力,水色早晚变化大,早上淡,下午浓,也就是“早清晚绿”;
  3、嫩:指水色鲜嫩不老,浮游生物处于生长期,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水表无漂浮的水华;
  4、爽:指水质清爽,混浊度较小,水面无浮膜,透明度大于20-30厘米,水中溶氧较高。
  二、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1、加水、换水
  一般情况下,每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高温季节,则应定期注水,通常3-5天1次,必要时最好每天1次,每次注水15-20厘米,注水时间在下午2-3时进行。以降低水温、增加溶氧、提高饲料利用率。
  2、适时开动增氧机
  在池塘养殖中,增氧机的使用十分普遍,但有些用户不完全了解增氧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为了节约用电,只用于解救浮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增氧机的三个功能(即增氧、搅水、曝气)和溶氧变化规律,灵活运用增氧机,以调节溶氧,减少浮头,改善水质,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实践证明:高产精养鱼池正确使用增氧机,能显著提高鱼产量15-20%,降低养殖成本。
  (1)增氧机的正确使用:“三开两不开”
  三开:晴天中午开1-2小时;阴雨天下半夜及次日清晨开机;连续阴雨天时浮头前开;
  两不开:傍晚不开;阴雨天白天不开。
  注意:在鱼生长高峰季节坚持天天中午开机(增产);天气闷热,有浮头预兆或大量施肥后,在后半夜开;如没有发生浮头现象,天气闷热或大量施肥后白天不要开。
  (2)鱼类浮头预兆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有以下情况则表明水中溶氧低,鱼易浮头:
  ①天气闷热,气压低,白天太阳光强烈,温度高,傍晚突然下雷阵雨;
  ②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由于大量投饲,施肥而造成水质过肥,透明度低;
  ③夏季连续阴雨;
  ④白天起南风气温很高,到晚间忽然转北风;
  ⑤鱼成群在水表层游动,可见陈陈水花,说明水层已缺氧,这种现象称之为暗浮头;
  ⑥水面出现气泡和泡沫,水色浓黑浑浊。这表明水温高,有机物大量分解或者出现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并腐烂,水体透明度增大,水体发出腥臭味,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即“低溶氧综合症”,此种情况容易严重浮头甚至泛塘;
  ⑦秋季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
  ⑧随着气候的变暖和天气反常,春季的2、3月份也要重视防浮头泛塘。
  (3)浮头的解救方法
  从发生浮头到严重泛池的间隔时间与当时的水温有密切关系,一旦观察到池鱼有轻度浮头时,应尽快采取措施。
  ①对黎明前发生的轻度浮头采取开增氧机或注入新水的方法即可解决;
  ②严重浮头并已泛池时,要立即开启增氧机和注水,最好一边注水一边排水,如遇停电,可用柴油机抽水,或将原池水抽起来再打回到池中;
  ③在下午预测明晨将会发生浮头时,应减少投饵甚或不投;
  ④养殖户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预测天气变化,提高警惕;
  ⑤如水源不方便,又无增氧设施,可用化学增氧剂进行增氧,如无化学增氧剂,可向池中泼洒黄泥食盐水,每亩用黄泥10公斤,食盐5公斤,加水调成泥浆,拌匀后全池泼洒。
  (二)化学方法
  1、施肥
  适时施肥,保持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增加造氧能力。池塘施肥有施基肥和施追肥。基肥主要是生石灰清塘后放养前施有机肥,培肥水质;追肥主要是养殖期间为保持水体肥度使花白鲢等滤食鱼类生长良好而施的化肥。常用的追肥主要有碳铵、尿素和磷肥,还有近年发展的生物鱼肥。池塘施肥应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7-10天施肥一次,每次5-10公斤/亩(碳铵磷肥各半或按NP比4~6:1搭配);
  (2)施肥应在晴天上午施,并且化肥(尤其是磷肥)要用水充分溶解后全池泼洒;
  (3)精养高产鱼池在高温季节一般不缺氮肥只缺磷肥、精养高产鱼池由于大量投草、投饵,水质都比较肥。一般情况下春夏之交以氮肥、磷肥并重,有利于迅速提高水体肥度;盛夏秋季可少施甚至不施氮肥只施磷肥,同样能保持水体肥度,磷肥要充分溶解后在晴天上午全池泼洒。
  (4)施化肥和泼洒生石灰不能同时进行,碳铵和磷肥都属于酸性肥,如果与生石灰同施会大大降低肥效,泼洒生石灰要经过5-6天才能施肥,施肥后要经过4天后才能泼洒生石灰;
  (5)生物鱼肥施用严格按生产厂家说明使用,一般在施用前4天或施用后4天内不能使用杀虫杀菌药物;
  (6)施肥后要注意巡塘,观察天气、鱼情,有问题适时解决;
  (7)池塘鱼发病时请暂停施肥,待鱼病控制稳定后再施。
  2、施用铜铁合剂
  当水中藻类形成水华(青苔)或有大量浮游生物时用铜铁合剂杀灭。用量为0.7克/立方米或每亩1米水深用462克。含剂比例为2.5:1。
  3、定期施用生石灰
  生石灰具有良好的PH值(酸碱度)调节、施肥、杀菌、改良水质和底质作用,应每月定期泼洒生石灰一次,过筛兑水溶解全池泼洒,每亩1米水深用量为20-35公斤。
  4、定期施用杀菌剂或底质改良剂
  当水质过肥或发病高峰季节,定期(每半月一次,与生石灰错开使用)使用氯制剂、溴制剂、碘制剂等杀菌药物预防鱼病,施用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市面上鱼药店都有销售,如底质净、硫代硫酸钠液、过碳酸钠粉等,都严格按说明使用。
  (三)生物方法
  1、合理混养:在池中混养适当比例的花白鲢、黄桑鱼,达到清杂净水作用。
  2、使用微生态制剂:在推行健康养殖中,微生态制剂将得到广泛应用。
  (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而制成的含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他们的代谢产物或(和)添加有益的生长促进因子,具有维持动植物体和人类及其内外环境的微生态平衡(或调整其微生态失调),提高他们健康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2)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效果表现
  微生态制剂具有功效高、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等独特优点,具体体现在可以提高养殖水体质量,提高养殖环境PH值的稳定性,控制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值(COP)浓度的升高;其次可以提高鱼虾免疫因子的数量或活性,增加鱼虾抗病力。另外在水产养殖中还能够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产量。
  (3)水产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目前水产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水质净化剂、饵料添加剂以及病害防治剂三大类型。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光合细菌CPSB、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蛭弧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假单孢菌、放线菌等。
  (4)使用微生态剂时,要严格按说明使用,很多因素能影响其效果。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以水质净化菌种为主,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养殖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考虑使用。
(汨罗市畜牧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