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否认发明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

        网帖质疑中科院科技人员涉嫌发明推广三聚氰胺“蛋白精”———
  三聚氰胺鸡蛋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中问题的关注。近日,网上爆出“猛帖”——《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是中科院发明并推广的》,怀疑中科院研究生院专家研制的“DH蛋白精饲料添加剂”就是三聚氰胺。对此,中科院研究生院昨日辟谣否认与“三聚氰胺作为蛋白精饲料添加剂”一事有关,并称相关“网络小广告”中的技术无法造出三聚氰胺。
  ■网友人肉搜索蛋白精指向中科院
  今年9月12日,网友“敖卖糕”即在“E舟宁波团购网”发了一个帖子:《这位可是三聚氰胺蛋白精的发明人?》。最近这个帖子被改成了类似《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是中科院发明的?》这样的题目广为流传。
  帖子只列出了一个名为“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介绍。其中提到:“利用有机氮及催化剂合成的高蛋白精料,作为畜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补充料,具有含氮量高(36%以上,非蛋白250%以上)、成本低、来源广等优点。本技术项目的原料为有机化工原料及农用化肥原料;主要生产设备为开口式反应釜或大蒸锅、混合机、精料粉碎机、烘干机。”技术转让方的联系单位竟然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而联系人叫高银相。发布时间为1999年7月30日。
  此外,记者在网上查到,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山西工作站于2007年10月发布的首批40项成果转化项目名单中,有一项名为“DH蛋白精”饲料添加剂。简介称:“粗蛋白含量在160%-200%,开创解决了蛋白质资源紧缺的途径,显著降低了饲料厂的生产成本,是目前饲料行业粗蛋白质不足的良好补足剂。”
  ■高银相:转让信息发布不知情
  记者与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离退休及群众工作处主任的高银相取得了联系。高银相一开始就强调,是“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而不是“蛋白精”。高介绍说,“应用技术研究所”早已撤销。当时他确实是这个所的负责人。但是,他没有转让过这个技术。是有关单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布出去的,他还曾经叫对方删除了这个信息。这个单位具体是什么,他不肯透露。高强调说,所有与之有关的事,都是近十年之前的事情了。
  至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山西工作站的那个技术转让信息,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工作人员称,会去查询技术转让的专家,但需要时间,目前仍未给予答复。而高银相则表示这个项目与他完全没有关系。
  ■中科院:转让信息中的技术无法生产“三聚氰胺”
  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三鹿事件”发生之初,中科院研究生院就已经注意到网络媒体披露涉及的相关内容“网络小广告”,9月18日已经将“网络小广告”及相关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并组织了专家进行分析评估,专家们认为该转让信息中所称技术,无法达到生产“三聚氰胺”所需的高温等条件,因此可以初步排除该“网络小广告”的技术涉嫌用于制造“三聚氰胺饲料”。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中科院研究生院确曾有“应用技术研究所”,但已经在2001年撤销。高银相曾任该所领导,不过其本身为行政后勤人员,并非技术人员。此事虽然发生在9年前,“应用技术研究所”也早已撤销,高银相也多年未再涉足该类事宜,但“网络小广告”确实容易被误解与“蛋白精”关联,因此,他们将本着对社会、对科学技术认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关注各方面的情况。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