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经济展望: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全球经济弱势增长。欧美日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期改善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环境,但欧债危机的后续效应以及美日的“财政悬崖”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私人部门的需求扩张,而新兴经济体则在结构调整和政策刺激下缓慢复苏。

         总体来看,201 3年全球经济仍难摆脱弱势增长格局,预计全球增长3.5%。

         中国经济蓄势式增长,预计2013年GDP增长8%。预计201 3年一二季度将延续201 2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走势,GDP分别增长8.1%和8.2%;下半年由于受基数的影响,增速将略有回落,全年增长8%。经济回升主要得益于内需改善,消费潜力逐渐释放,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投资加速带动投资回升,缓和制造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压力。外需对经济增长作用已经处于负贡献时代。工业盈利在经历了201 2年断崖式下降后开始恢复,预计明年将增长1 3%。

         通胀由降转升,预计2013年CPI约为2.5%,PPI约为1%。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包括:负产出缺口抑制通胀水平,输入性通胀影响较小,食品价格自明年下半年将逐步上升。经济转型将对中长期通胀结构产生影响,CPI将趋势性高于PPI,服务价格维持上涨趋势,这种趋势将贯穿于经济再平衡的全过程。

         政策组合:稳健+积极。预计社会融资总量超过1 5万亿,M2增速将为1 4-1 5%,新增贷款达到9万亿左右;利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l-2%,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规模加大,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大。财政赤字可能超万亿,逐步从“投资型财政”向“消费型财政”转型,采用杠杆式刺激,如营业税转增值税、财政贴息、财政补贴。

         中长期经济再启航。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交替综合症”:经济增速回落,政策不断放松,但经济却难以恢复往昔活力,内在动力减弱;价格低迷;制造业产能过剩与服务业不足并存;困境倒逼改革。

         预计未来3-5年中国将推进新一轮改革,通过城镇化、放开垄断管制和金融改革来释放增长潜能,再造增长引擎,实现新经济周期;服务行业崛起,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医疗保健、体育和文化娱乐业景气有望趋势性上升,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亮点纷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