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报告
根据16个省(区)、200个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定点县、733个采集点、6000多个采集终端,1月~6月上报养殖渔情数据,结合有关生产调研情况,对2015年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如下:
一、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
总体上看,全国采集点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出塘量增幅大于出塘收入增幅;出塘价格总体平稳;苗种投放稳中有增,生产投入同比略减;病害、灾害损失同比减少。
养殖水产品出塘总体稳中有升
1月~6月,全国采集点出塘总量17.47万吨,同比增加28.03%;出塘收入13.91亿元,同比增加2.51%。在17个大宗养殖品种中,河蟹、淡水小龙虾、青鱼、牡蛎、杂色蛤、草鱼、海带、乌鳢、蛏、鳙鱼、鲢鱼等11个品种出塘量同比增加,其他6个品种同比减少(表1)。在产值权重超过1%的24个养殖品种中,河蟹、牡蛎、罗氏沼虾、杂色蛤、乌鳢、海参、缢蛏、草鱼、鳙鱼、青虾、鲤鱼、鲢鱼、鳊鱼、黄鳝、青鱼15个品种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其他9个品种出塘收入同比减少(表2)。
养殖水产品出塘价格总体平稳,但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在重点监测的42个养殖品种中,有20个品种综合出塘价格上涨,22个品种出塘价格下跌。
大宗淡水鱼类。鲤鱼今年上半年出塘价格同比上涨24.51%,达到了近年高位;鲫鱼、鳙鱼、鲢鱼出塘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青鱼、草鱼跌幅超过10%。从价格走势看,多数大宗淡水鱼类出塘价格自去年10月起呈缓慢上升趋势。
淡水名优鱼类。斑点叉尾鮰涨幅超过10%,鲶鱼、乌鳢、鳜鱼涨幅在5%左右;黄颡鱼、罗非鱼、淡水鲈鱼综合出塘价格跌幅超过10%,鳟鱼、黄鳝跌幅在4%以内。从价格走势看,黄斑点叉尾鮰、鳜鱼等自今年起出塘价格缓慢上升,同比降幅收窄。
海水鱼类。大黄鱼、大菱鲆、石斑鱼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其中大黄鱼出塘价格为32.71元/千克,涨幅达34.57%;海水鲈鱼、半滑舌鳎出塘价格下跌,跌幅在10%左右。从价格走势看,大黄鱼、大菱鲆、半滑舌鳎综合出塘价格自今年1月份起开始止跌反弹;石斑鱼去年大部分时间维持高位,今年起开始回落,波动仍较大。
虾类。罗氏沼虾、青虾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其中罗氏沼虾涨幅超过20%;南美白对虾(淡水)、南美白对虾(海水)、淡水小龙虾等主养虾类出塘价格同比基本持平;日本对虾跌幅近30%。从价格走势看,除淡水小龙虾出塘价格保持平稳,其他虾类出塘价格出现较大波动,2~3月出塘价格达到高位,但4月后出现明显回落。
蟹类。河蟹、青蟹出塘价格上涨,梭子蟹出塘价格下跌。从价格走势看,青蟹和梭子蟹出塘价格在春节假期间达到高位后出现明显回落,河蟹上半年出塘价格呈稳步上升趋势。
贝类。杂色蛤、海湾扇贝出塘价格同比小幅下跌,其余主养贝类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
藻类。2014年海带、坛紫菜库存压力较大,上半年集中出售后市场饱和,出塘价格同比显著下跌;条斑紫菜出塘价格同比显著上涨。
其它类。中华鳖出塘价格、出塘收入均下跌,主要是由于2014年养殖户存塘压力大,年底集中出塘后市场供给继续充盈,价格持续低迷;海参出塘价格触底回升,出塘收入同比上涨。
淡水鱼类、虾类、蟹类苗种投放稳中有增,海水鱼类、贝类、藻类苗种投放同比减少
大宗淡水鱼类,上半年出塘较为集中,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大量出塘后,养殖户增加了苗种投放。淡水名优鱼类,上半年鳜鱼、淡水出塘价格上涨,养殖户市场预期向好,增加了苗种投放;鲶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乌鳢、罗非鱼苗种投放均减少,其中上半年罗非鱼海外订单减少,加工企业库存积压,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投苗显著下降。海水鱼类,由于海水鱼类市场前景不明朗,养殖户投苗趋于谨慎,多数海水养殖鱼类品种苗种投放同比减少;大黄鱼出塘价格明显上涨,苗种投放同比显著增加。虾蟹类,淡水小龙虾市场需求稳步增加,苗种投放稳定;南美白对虾上半年苗种投放同比小幅增加;河蟹上半年效益稳定,养殖户普遍增加了蟹苗的投放;梭子蟹受价格下跌因素影响,苗种投放下降。贝类,主养贝类价格普涨,但养殖户投苗积极性仍趋于理性,投苗量、投种量同比略有下降。藻类,藻类上半年苗种投放同比下降,但由于藻类投苗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还需进一步关注。其他类中,中华鳖今年上半年苗种投放有所减少;海参出塘价格于今年春季出现回升,养殖户增加了后市预期,苗种投放同比小幅增加。
养殖生产投入同比略减
1月~6月,采集点生产总投入14.41亿元,同比减少6.15%。饲料费、水电燃料投入同比增加,苗种费、人员工资、基础设施、鱼药及水质改良、水域租金和其他投入同比减少。其中,苗种费(占总投入29.83%)同比减少21.81%,主要是由于部分中高价位养殖品种苗种单价大幅下降导致苗种费同比显著下降;饲料费(占总投入29.16%)同比增加8.06%,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养殖方式看,深水网箱、滩涂养殖、普通网箱、筏式、底播、海水池塘生产投入增加,其中深水网箱投入增幅显著,吊笼、工厂化、淡水池塘生产投入同比减少(表3)。
产量损失、经济损失同比减少
1月~6月,全国采集点未发生大规模病害以及异常气候,产量损失1470.36吨,同比减少6.73%,经济损失2601.46万元,同比减少1.81%;其中南美白对虾、条斑紫菜、草鱼、鲤鱼等品种受病害影响较大;牡蛎、青蟹等受灾害影响较大。下半年随着气温升高,病害进入高峰期,同时受台风、洪涝、干旱等恶劣气候因素影响,预计生产损失将增加。
二、下半年生产形势预测
根据上半年形势,综合考虑当前供给能力,以及国内外经济走势、市场需求、政策导向、技术进步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养殖生产形势应继续保持稳定。部分品种形势应重点关注。
鲤鱼。上半年鲤鱼商品鱼价格高,养殖热情高,但缺少大规格鲤鱼种,养殖面积仍然减少,预计下半年鲤鱼商品鱼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出塘形势良好。
鲫鱼。上半年鲫鱼养殖面积减少,但消费群相对稳定,预计下半年出塘价格将上涨。随着苗种投入、养殖生产投入的陆续,加上持续高温天气,应着重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
罗非鱼。上半年价格持续下跌之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投苗量整体下降明显,但随着货源量的减少,预计9月会迎来涨价转机。
大菱鲆。自2013年以来,大菱鲆的价格波动周期基本为1年左右,目前已进入新的一轮价格上升期,预计下半年出塘价格会波动上涨,波峰将会在年底出现。同时随着价格的缓慢回升,苗种的放养量和养殖规模也将小幅增长。
大黄鱼。上半年大黄鱼成鱼存塘量较去年同期减少,同时受高温、病害、台风等不良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出塘量将减少,出塘价格较去年同期将有所回升。
淡水小龙虾。目前,小龙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下半年养殖面积和产量将继续增加,价格将趋于稳定,市场仍是供需两旺。
南美白对虾。随着气温升高,气候稳定,南方各省继续补放虾苗,预计下半年投苗量将继续增加,价格整体趋向稳定,但随着早造虾的上市,虾价后市逐步回落的可能性比较大。
河蟹。上半年河蟹养殖成活率下降,但由于苗种投放增加,预计下半年小规格蟹出塘将增加,出塘价格将稳中有降。另外下半年养殖户将对后期市场缺乏信心,不敢大量屯蟹,压塘量可能会减少。
牡蛎。上半年牡蛎“苗减种增”,如能有效防止灾害,下半年出塘量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同时,牡蛎市场需求旺盛,预计下半年其市场价格将继续走高,养殖户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增长。
扇贝。上半年虾夷扇贝价格平稳下滑,但仍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出塘量的增加,预计下半年扇贝价格会保持平稳。
鲍鱼。鲍鱼生产调整已经进入后期,下半年抛售半成品鲍鱼的压力减轻,预计成品鲍鱼价格将稳中有升。
海带。上半年受北方养殖存量较大的影响,海带价格有所下跌,下半年藻类养殖规模和效益将相对稳定,同时上半年南方海带养殖效益较高,将进一步激发养殖户苗种投放积极性。
中华鳖。随着存塘量的下降以及部分温室大棚的拆除,预计中华鳖下半年供应将减少,出塘价格将上涨。
海参。上半年投苗量同比增加,存量较大,预计下半年出塘量将增大,同时秋季海参价格正常高于春季价格,因此,下半年海参出塘价格将小幅上涨。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朱泽闻 王浩李可心)
各省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
河北全省水产养殖生产总体形势稳中有降。采集点总出塘量553.39吨,出塘收入1067.7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65.8%、33.9%;中华鳖、虾类、海参出塘量、出塘收入同比增加。淡水鱼平均价格大幅上涨,除草鱼价格下跌外,鲤鱼、鳙鱼、鲫鱼、鲢鱼价格均上涨10%以上;成鳖价格有所回升,出塘明显增多;日本对虾、海参出塘价逐渐抬升。
(张黎)
辽宁2015年上半年水产品出塘量增加,价格下降。采集点共出售水产品28141.51吨,同比增加5.43%,其中草鱼、鲫鱼、黄颡鱼、杂色蛤、四角蛤蜊、海参出塘量同比增加。水产品综合出塘价格17元/千克,同比下降11.83%,其中草鱼、鲢鱼、鲫鱼、杂色蛤出塘价格同比下降。水产品收入4.79亿元,同比下降6.96%,受部分水产品价格下降、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渔民收入总体上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 吴杨镝)
吉林 吉林在5个县(区)共设置了17个采集点,采集面积0.13万亩,采集品种以鲤、鲫、草、鲢、鳙鱼为主,名优鱼类采集了洛氏鱥、翘嘴红鲌。上半年采集点出售成鱼54.3吨,同比上涨26%;出塘收入182.3万元,同比增长11.2%;由于2014年底存塘量较高,致使今年上半年出塘量上升,成鱼单价持续走低。上半年综合出塘单价10.46元/斤,同比下跌26.5%;大宗淡水鱼出塘单价7.12元/斤,同比下跌4.9%;名优鱼单价26.31元/斤,同比下跌17.4%。今年除鲤鱼价格有所上升,其他大宗淡水鱼价格都呈下降态势。
(杨质楠 孙占胜)
江苏全省采集点出塘水产品总量5758.63吨,同比减少15.16%;出塘收入15451.68万元,同比增加17.87%。出塘价格涨、跌幅较大的品种为:青虾、条斑紫菜同比上涨13%、32%,草鱼、中华鳖、梭子蟹同比下跌23%、10%、24%。苗种投放量总体减少,除罗氏沼虾外,虾类、河蟹投种量增幅明显,其中河蟹投种199.6吨,同比增加37.8%。生产投入同比减少7.4%,其中饲料费同比减少11.95%。 (王明宝)
浙江 1~6月份共投放各类苗74390.6万(尾、粒、贝壳),种174.56万斤。投苗数量同比略减5.0%,投种数量同比增加了12.9%。投入生产资金3027.51万元,同比增长35.65%,出塘量867.09吨,同比增长56.4%,实现产值10302.81万元,同比增长24.0%。品牌大黄鱼带动价格上涨。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情有所下降;河蟹投种数量增量了140%;梭子蟹养殖热情下降;贝类行情仍然没有转好;坛紫菜苗种价格上涨了一倍以上;中华鳖投放同比减少三成。( 何丰 孟庆辉)
福建 2015年福建采集点为72个,分布于17个县。除南美白对虾价格回落明显外,其他主养品种总体发展呈良好态势。海水主要养殖品种中:大黄鱼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价格呈递增走势;鲍鱼由于前些年养殖量大,市场疲软,致使成品鲍鱼价格持续低迷,今年上半年鲍鱼价格企稳回升;海带同比价格提高12%。淡水池塘养殖中:罗非鱼成鱼存塘少,价格有所回升;南美白对虾市场供大于求,虾价出现回落下跌;常规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稳定,市场行情向好,养殖户的收入随之呈递增趋势。
( 林位琅)
安徽 2015年上半年采集点总的投苗数量为13076.7万尾,同比增加15.82%,名优鱼类增加幅度较大,达394.37%。投种量1262276千克,增幅为22.61%,上半年采集点总出塘量为2567.77吨,同比增加423.16吨,增幅为19.73%。大宗淡水鱼类和甲鱼出塘量均增加,名优鱼类下降幅度较大,降幅为60.07%。出塘收入5065.11万元,增加1038.6万元,增幅为25.79%。其中,成鱼收入3651.27万元,种苗收入1413.85万元,分别占72.09%和27.91%。
(申德林)
江西上半年,全省采集点共销售成鱼5092.52吨,同比增加了2030.61吨,增幅为65.94%;成鱼出塘收入4809.34万元,同比增加了816.05万元,增幅为20.44%,成鱼出塘量、出塘收入增加明显。采集点成鱼综合出塘价9.44元/公斤,同比下降27.21%。其中:大宗淡水鱼出塘价8.68元/公斤,同比下降24.11%;名优鱼类中黄颡鱼20元/公斤,同比下降16.67%;黄鳝54.4元/公斤,同比下降9.33%;鳜鱼50.65元/公斤,同比下降7.38%。
(李小勇)
山东 全省在23个县58个海淡水采集点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其中,淡水池塘养殖0.55万亩,海水塘养殖1.82万亩,筏式养殖1.31万亩,工厂化养殖13.5万平方米,吊笼养殖0.04万亩。养殖水产品出塘量和收入同比增加,淡水大宗鱼类综合出塘价格同比基本持平,名特优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其中,乌鳢和黄颡鱼出塘量421.01吨,同比增加41.28%,出塘收入1008.22万元,同比增加48.31%。出塘价格同比上涨5%。鱼种投放43.54吨,同比增加53.78%。
( 景福涛)
河南 全省10个采集县,36个采集点1~6月共售出水产品3540.75吨,实现销售收入3890.36万元。其中常规鱼类售出3391.08吨,销售收入3598.21万元;名优鱼类售出133.90吨,销售收入206.75万元。苗种销售收入340.81万元。上半年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综合出塘价格分别为11.26元/千克、4.7元/千克、8.0元/千克、11.4元/千克,其中鲤鱼3~6月出塘价格升高,最高3月达13.48元/千克。罗非鱼价格与去年持平为20元/千克。
( 郭林英)
湖北 上半年,受养殖成本、水产品价格影响,湖北省水产养殖总体生产形势基本平稳。采集点鱼苗投放量为2.9亿尾,同比增长31%,鱼种投放量为2646吨,同比基本持平。名优鱼类鱼种投放量增减幅度较大,放养结构有所调整,鮰鱼、黄颡鱼鱼种投放量同比增长255%和22.1%,黄鳝、小龙虾、河蟹投放量同比减少84%、52.5%和44%。采集点共出售成鱼4613.76吨,出塘收入5121.33万元,同比增加40.1%和42.5%。
(杨兰松)
湖南 全省各采集点投苗4.63亿尾,同比增加32%;其中大宗淡水鱼类鱼苗为4.52亿尾,同比增长30.7%;淡水名优鱼类鱼苗投放1085万尾,同比增长125%。出塘量略有减少,价格稳中有升。各采集点成鱼出塘量为4606.99吨,同比减少5.2%;其中大宗淡水鱼类出塘量为4530.14吨,同比减少5.47%。青、草、鲢、鳙等大宗淡水鱼类综合出塘单价为10.68元/千克,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名优鱼类综合单价27.37元/千克,同比上涨4.3%。
( 方硕)
广东 2015年上半年全省采集点出塘量20463.13吨,同比增加23.49%,综合出塘价格13.87元/千克,同比下跌23.45%,出塘收入28389.33万元,同比减少5.47%。其中大宗淡水鱼、虾、贝类出塘量同比增加。大宗淡水鱼类投苗量同比减少93.44%,投种量同比增加192.30%;淡水名优鱼类投苗量同比增加87.11%,投种量同比减少81.28%;海水鱼、蟹、中华鳖类投苗量同比减少16.06%、3.78%和90.84%;虾类投苗量同比增加14.59%;贝类以投苗为主改为投种为主,投种量大幅增加。 (麦良彬)
广西 广西渔情采集县12个,75个采集点,面积1164公顷。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大宗淡水鱼类价格稳定,养殖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养殖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鱼类出塘量、出塘收入增加,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出塘量同比增加27.26%,出塘收入同比增加18.10%。水产品价格总体下跌,但是大宗淡水鱼类价格较平稳。出塘均价10.5元/公斤,同比下降7.08%。大宗淡水鱼类出塘均价9.9元/公斤,同比增加4%,价格比较稳定。
( 李坚明 荣仕屿)
海南 养殖渔情信息采集主要围绕海水养殖展开。采集点共投苗量5260.97万尾,较去年同比增加1.23%,其中投放鱼苗量2682.97万尾,同比增加39.69%。上半年成鱼出塘量152.85吨,和去年同期增加42.92%。其中石斑鱼、卵形鲳鲹、南美白对虾出塘较大,分别占比37.82%、19.63%和27.37%。水产品总收入825.96万元,较同期增加47.12%。成鱼收入457.75万元,同比增加488.36%,其中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占成鱼总收入的74.33%和25.70%。
(邱名毅 周海珠)
四川 全省在10个区县、80个采集点进行了渔情信息采集工作,采集面积7758亩。上半年出塘总量和销售收入均有增加,成鱼综合出塘价格保持稳中略升。价格回升较为明显的为鮰鱼和鲤鱼,鮰鱼综合出塘单价18.38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45%;鲤鱼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导致价格持续回升,综合出塘单价达13.98元/千克,处于全国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出塘单价25%。
(王艳)
一、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
总体上看,全国采集点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出塘量增幅大于出塘收入增幅;出塘价格总体平稳;苗种投放稳中有增,生产投入同比略减;病害、灾害损失同比减少。
养殖水产品出塘总体稳中有升
1月~6月,全国采集点出塘总量17.47万吨,同比增加28.03%;出塘收入13.91亿元,同比增加2.51%。在17个大宗养殖品种中,河蟹、淡水小龙虾、青鱼、牡蛎、杂色蛤、草鱼、海带、乌鳢、蛏、鳙鱼、鲢鱼等11个品种出塘量同比增加,其他6个品种同比减少(表1)。在产值权重超过1%的24个养殖品种中,河蟹、牡蛎、罗氏沼虾、杂色蛤、乌鳢、海参、缢蛏、草鱼、鳙鱼、青虾、鲤鱼、鲢鱼、鳊鱼、黄鳝、青鱼15个品种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其他9个品种出塘收入同比减少(表2)。
养殖水产品出塘价格总体平稳,但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在重点监测的42个养殖品种中,有20个品种综合出塘价格上涨,22个品种出塘价格下跌。
大宗淡水鱼类。鲤鱼今年上半年出塘价格同比上涨24.51%,达到了近年高位;鲫鱼、鳙鱼、鲢鱼出塘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青鱼、草鱼跌幅超过10%。从价格走势看,多数大宗淡水鱼类出塘价格自去年10月起呈缓慢上升趋势。
淡水名优鱼类。斑点叉尾鮰涨幅超过10%,鲶鱼、乌鳢、鳜鱼涨幅在5%左右;黄颡鱼、罗非鱼、淡水鲈鱼综合出塘价格跌幅超过10%,鳟鱼、黄鳝跌幅在4%以内。从价格走势看,黄斑点叉尾鮰、鳜鱼等自今年起出塘价格缓慢上升,同比降幅收窄。
海水鱼类。大黄鱼、大菱鲆、石斑鱼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其中大黄鱼出塘价格为32.71元/千克,涨幅达34.57%;海水鲈鱼、半滑舌鳎出塘价格下跌,跌幅在10%左右。从价格走势看,大黄鱼、大菱鲆、半滑舌鳎综合出塘价格自今年1月份起开始止跌反弹;石斑鱼去年大部分时间维持高位,今年起开始回落,波动仍较大。
虾类。罗氏沼虾、青虾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其中罗氏沼虾涨幅超过20%;南美白对虾(淡水)、南美白对虾(海水)、淡水小龙虾等主养虾类出塘价格同比基本持平;日本对虾跌幅近30%。从价格走势看,除淡水小龙虾出塘价格保持平稳,其他虾类出塘价格出现较大波动,2~3月出塘价格达到高位,但4月后出现明显回落。
蟹类。河蟹、青蟹出塘价格上涨,梭子蟹出塘价格下跌。从价格走势看,青蟹和梭子蟹出塘价格在春节假期间达到高位后出现明显回落,河蟹上半年出塘价格呈稳步上升趋势。
贝类。杂色蛤、海湾扇贝出塘价格同比小幅下跌,其余主养贝类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
藻类。2014年海带、坛紫菜库存压力较大,上半年集中出售后市场饱和,出塘价格同比显著下跌;条斑紫菜出塘价格同比显著上涨。
其它类。中华鳖出塘价格、出塘收入均下跌,主要是由于2014年养殖户存塘压力大,年底集中出塘后市场供给继续充盈,价格持续低迷;海参出塘价格触底回升,出塘收入同比上涨。
淡水鱼类、虾类、蟹类苗种投放稳中有增,海水鱼类、贝类、藻类苗种投放同比减少
大宗淡水鱼类,上半年出塘较为集中,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大量出塘后,养殖户增加了苗种投放。淡水名优鱼类,上半年鳜鱼、淡水出塘价格上涨,养殖户市场预期向好,增加了苗种投放;鲶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乌鳢、罗非鱼苗种投放均减少,其中上半年罗非鱼海外订单减少,加工企业库存积压,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投苗显著下降。海水鱼类,由于海水鱼类市场前景不明朗,养殖户投苗趋于谨慎,多数海水养殖鱼类品种苗种投放同比减少;大黄鱼出塘价格明显上涨,苗种投放同比显著增加。虾蟹类,淡水小龙虾市场需求稳步增加,苗种投放稳定;南美白对虾上半年苗种投放同比小幅增加;河蟹上半年效益稳定,养殖户普遍增加了蟹苗的投放;梭子蟹受价格下跌因素影响,苗种投放下降。贝类,主养贝类价格普涨,但养殖户投苗积极性仍趋于理性,投苗量、投种量同比略有下降。藻类,藻类上半年苗种投放同比下降,但由于藻类投苗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还需进一步关注。其他类中,中华鳖今年上半年苗种投放有所减少;海参出塘价格于今年春季出现回升,养殖户增加了后市预期,苗种投放同比小幅增加。
养殖生产投入同比略减
1月~6月,采集点生产总投入14.41亿元,同比减少6.15%。饲料费、水电燃料投入同比增加,苗种费、人员工资、基础设施、鱼药及水质改良、水域租金和其他投入同比减少。其中,苗种费(占总投入29.83%)同比减少21.81%,主要是由于部分中高价位养殖品种苗种单价大幅下降导致苗种费同比显著下降;饲料费(占总投入29.16%)同比增加8.06%,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养殖方式看,深水网箱、滩涂养殖、普通网箱、筏式、底播、海水池塘生产投入增加,其中深水网箱投入增幅显著,吊笼、工厂化、淡水池塘生产投入同比减少(表3)。
产量损失、经济损失同比减少
1月~6月,全国采集点未发生大规模病害以及异常气候,产量损失1470.36吨,同比减少6.73%,经济损失2601.46万元,同比减少1.81%;其中南美白对虾、条斑紫菜、草鱼、鲤鱼等品种受病害影响较大;牡蛎、青蟹等受灾害影响较大。下半年随着气温升高,病害进入高峰期,同时受台风、洪涝、干旱等恶劣气候因素影响,预计生产损失将增加。
二、下半年生产形势预测
根据上半年形势,综合考虑当前供给能力,以及国内外经济走势、市场需求、政策导向、技术进步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养殖生产形势应继续保持稳定。部分品种形势应重点关注。
鲤鱼。上半年鲤鱼商品鱼价格高,养殖热情高,但缺少大规格鲤鱼种,养殖面积仍然减少,预计下半年鲤鱼商品鱼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出塘形势良好。
鲫鱼。上半年鲫鱼养殖面积减少,但消费群相对稳定,预计下半年出塘价格将上涨。随着苗种投入、养殖生产投入的陆续,加上持续高温天气,应着重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
罗非鱼。上半年价格持续下跌之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投苗量整体下降明显,但随着货源量的减少,预计9月会迎来涨价转机。
大菱鲆。自2013年以来,大菱鲆的价格波动周期基本为1年左右,目前已进入新的一轮价格上升期,预计下半年出塘价格会波动上涨,波峰将会在年底出现。同时随着价格的缓慢回升,苗种的放养量和养殖规模也将小幅增长。
大黄鱼。上半年大黄鱼成鱼存塘量较去年同期减少,同时受高温、病害、台风等不良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出塘量将减少,出塘价格较去年同期将有所回升。
淡水小龙虾。目前,小龙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下半年养殖面积和产量将继续增加,价格将趋于稳定,市场仍是供需两旺。
南美白对虾。随着气温升高,气候稳定,南方各省继续补放虾苗,预计下半年投苗量将继续增加,价格整体趋向稳定,但随着早造虾的上市,虾价后市逐步回落的可能性比较大。
河蟹。上半年河蟹养殖成活率下降,但由于苗种投放增加,预计下半年小规格蟹出塘将增加,出塘价格将稳中有降。另外下半年养殖户将对后期市场缺乏信心,不敢大量屯蟹,压塘量可能会减少。
牡蛎。上半年牡蛎“苗减种增”,如能有效防止灾害,下半年出塘量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同时,牡蛎市场需求旺盛,预计下半年其市场价格将继续走高,养殖户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增长。
扇贝。上半年虾夷扇贝价格平稳下滑,但仍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出塘量的增加,预计下半年扇贝价格会保持平稳。
鲍鱼。鲍鱼生产调整已经进入后期,下半年抛售半成品鲍鱼的压力减轻,预计成品鲍鱼价格将稳中有升。
海带。上半年受北方养殖存量较大的影响,海带价格有所下跌,下半年藻类养殖规模和效益将相对稳定,同时上半年南方海带养殖效益较高,将进一步激发养殖户苗种投放积极性。
中华鳖。随着存塘量的下降以及部分温室大棚的拆除,预计中华鳖下半年供应将减少,出塘价格将上涨。
海参。上半年投苗量同比增加,存量较大,预计下半年出塘量将增大,同时秋季海参价格正常高于春季价格,因此,下半年海参出塘价格将小幅上涨。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朱泽闻 王浩李可心)
各省上半年养殖渔情分析
河北全省水产养殖生产总体形势稳中有降。采集点总出塘量553.39吨,出塘收入1067.7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65.8%、33.9%;中华鳖、虾类、海参出塘量、出塘收入同比增加。淡水鱼平均价格大幅上涨,除草鱼价格下跌外,鲤鱼、鳙鱼、鲫鱼、鲢鱼价格均上涨10%以上;成鳖价格有所回升,出塘明显增多;日本对虾、海参出塘价逐渐抬升。
(张黎)
辽宁2015年上半年水产品出塘量增加,价格下降。采集点共出售水产品28141.51吨,同比增加5.43%,其中草鱼、鲫鱼、黄颡鱼、杂色蛤、四角蛤蜊、海参出塘量同比增加。水产品综合出塘价格17元/千克,同比下降11.83%,其中草鱼、鲢鱼、鲫鱼、杂色蛤出塘价格同比下降。水产品收入4.79亿元,同比下降6.96%,受部分水产品价格下降、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渔民收入总体上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 吴杨镝)
吉林 吉林在5个县(区)共设置了17个采集点,采集面积0.13万亩,采集品种以鲤、鲫、草、鲢、鳙鱼为主,名优鱼类采集了洛氏鱥、翘嘴红鲌。上半年采集点出售成鱼54.3吨,同比上涨26%;出塘收入182.3万元,同比增长11.2%;由于2014年底存塘量较高,致使今年上半年出塘量上升,成鱼单价持续走低。上半年综合出塘单价10.46元/斤,同比下跌26.5%;大宗淡水鱼出塘单价7.12元/斤,同比下跌4.9%;名优鱼单价26.31元/斤,同比下跌17.4%。今年除鲤鱼价格有所上升,其他大宗淡水鱼价格都呈下降态势。
(杨质楠 孙占胜)
江苏全省采集点出塘水产品总量5758.63吨,同比减少15.16%;出塘收入15451.68万元,同比增加17.87%。出塘价格涨、跌幅较大的品种为:青虾、条斑紫菜同比上涨13%、32%,草鱼、中华鳖、梭子蟹同比下跌23%、10%、24%。苗种投放量总体减少,除罗氏沼虾外,虾类、河蟹投种量增幅明显,其中河蟹投种199.6吨,同比增加37.8%。生产投入同比减少7.4%,其中饲料费同比减少11.95%。 (王明宝)
浙江 1~6月份共投放各类苗74390.6万(尾、粒、贝壳),种174.56万斤。投苗数量同比略减5.0%,投种数量同比增加了12.9%。投入生产资金3027.51万元,同比增长35.65%,出塘量867.09吨,同比增长56.4%,实现产值10302.81万元,同比增长24.0%。品牌大黄鱼带动价格上涨。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情有所下降;河蟹投种数量增量了140%;梭子蟹养殖热情下降;贝类行情仍然没有转好;坛紫菜苗种价格上涨了一倍以上;中华鳖投放同比减少三成。( 何丰 孟庆辉)
福建 2015年福建采集点为72个,分布于17个县。除南美白对虾价格回落明显外,其他主养品种总体发展呈良好态势。海水主要养殖品种中:大黄鱼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价格呈递增走势;鲍鱼由于前些年养殖量大,市场疲软,致使成品鲍鱼价格持续低迷,今年上半年鲍鱼价格企稳回升;海带同比价格提高12%。淡水池塘养殖中:罗非鱼成鱼存塘少,价格有所回升;南美白对虾市场供大于求,虾价出现回落下跌;常规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稳定,市场行情向好,养殖户的收入随之呈递增趋势。
( 林位琅)
安徽 2015年上半年采集点总的投苗数量为13076.7万尾,同比增加15.82%,名优鱼类增加幅度较大,达394.37%。投种量1262276千克,增幅为22.61%,上半年采集点总出塘量为2567.77吨,同比增加423.16吨,增幅为19.73%。大宗淡水鱼类和甲鱼出塘量均增加,名优鱼类下降幅度较大,降幅为60.07%。出塘收入5065.11万元,增加1038.6万元,增幅为25.79%。其中,成鱼收入3651.27万元,种苗收入1413.85万元,分别占72.09%和27.91%。
(申德林)
江西上半年,全省采集点共销售成鱼5092.52吨,同比增加了2030.61吨,增幅为65.94%;成鱼出塘收入4809.34万元,同比增加了816.05万元,增幅为20.44%,成鱼出塘量、出塘收入增加明显。采集点成鱼综合出塘价9.44元/公斤,同比下降27.21%。其中:大宗淡水鱼出塘价8.68元/公斤,同比下降24.11%;名优鱼类中黄颡鱼20元/公斤,同比下降16.67%;黄鳝54.4元/公斤,同比下降9.33%;鳜鱼50.65元/公斤,同比下降7.38%。
(李小勇)
山东 全省在23个县58个海淡水采集点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其中,淡水池塘养殖0.55万亩,海水塘养殖1.82万亩,筏式养殖1.31万亩,工厂化养殖13.5万平方米,吊笼养殖0.04万亩。养殖水产品出塘量和收入同比增加,淡水大宗鱼类综合出塘价格同比基本持平,名特优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其中,乌鳢和黄颡鱼出塘量421.01吨,同比增加41.28%,出塘收入1008.22万元,同比增加48.31%。出塘价格同比上涨5%。鱼种投放43.54吨,同比增加53.78%。
( 景福涛)
河南 全省10个采集县,36个采集点1~6月共售出水产品3540.75吨,实现销售收入3890.36万元。其中常规鱼类售出3391.08吨,销售收入3598.21万元;名优鱼类售出133.90吨,销售收入206.75万元。苗种销售收入340.81万元。上半年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综合出塘价格分别为11.26元/千克、4.7元/千克、8.0元/千克、11.4元/千克,其中鲤鱼3~6月出塘价格升高,最高3月达13.48元/千克。罗非鱼价格与去年持平为20元/千克。
( 郭林英)
湖北 上半年,受养殖成本、水产品价格影响,湖北省水产养殖总体生产形势基本平稳。采集点鱼苗投放量为2.9亿尾,同比增长31%,鱼种投放量为2646吨,同比基本持平。名优鱼类鱼种投放量增减幅度较大,放养结构有所调整,鮰鱼、黄颡鱼鱼种投放量同比增长255%和22.1%,黄鳝、小龙虾、河蟹投放量同比减少84%、52.5%和44%。采集点共出售成鱼4613.76吨,出塘收入5121.33万元,同比增加40.1%和42.5%。
(杨兰松)
湖南 全省各采集点投苗4.63亿尾,同比增加32%;其中大宗淡水鱼类鱼苗为4.52亿尾,同比增长30.7%;淡水名优鱼类鱼苗投放1085万尾,同比增长125%。出塘量略有减少,价格稳中有升。各采集点成鱼出塘量为4606.99吨,同比减少5.2%;其中大宗淡水鱼类出塘量为4530.14吨,同比减少5.47%。青、草、鲢、鳙等大宗淡水鱼类综合出塘单价为10.68元/千克,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名优鱼类综合单价27.37元/千克,同比上涨4.3%。
( 方硕)
广东 2015年上半年全省采集点出塘量20463.13吨,同比增加23.49%,综合出塘价格13.87元/千克,同比下跌23.45%,出塘收入28389.33万元,同比减少5.47%。其中大宗淡水鱼、虾、贝类出塘量同比增加。大宗淡水鱼类投苗量同比减少93.44%,投种量同比增加192.30%;淡水名优鱼类投苗量同比增加87.11%,投种量同比减少81.28%;海水鱼、蟹、中华鳖类投苗量同比减少16.06%、3.78%和90.84%;虾类投苗量同比增加14.59%;贝类以投苗为主改为投种为主,投种量大幅增加。 (麦良彬)
广西 广西渔情采集县12个,75个采集点,面积1164公顷。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大宗淡水鱼类价格稳定,养殖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养殖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鱼类出塘量、出塘收入增加,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出塘量同比增加27.26%,出塘收入同比增加18.10%。水产品价格总体下跌,但是大宗淡水鱼类价格较平稳。出塘均价10.5元/公斤,同比下降7.08%。大宗淡水鱼类出塘均价9.9元/公斤,同比增加4%,价格比较稳定。
( 李坚明 荣仕屿)
海南 养殖渔情信息采集主要围绕海水养殖展开。采集点共投苗量5260.97万尾,较去年同比增加1.23%,其中投放鱼苗量2682.97万尾,同比增加39.69%。上半年成鱼出塘量152.85吨,和去年同期增加42.92%。其中石斑鱼、卵形鲳鲹、南美白对虾出塘较大,分别占比37.82%、19.63%和27.37%。水产品总收入825.96万元,较同期增加47.12%。成鱼收入457.75万元,同比增加488.36%,其中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占成鱼总收入的74.33%和25.70%。
(邱名毅 周海珠)
四川 全省在10个区县、80个采集点进行了渔情信息采集工作,采集面积7758亩。上半年出塘总量和销售收入均有增加,成鱼综合出塘价格保持稳中略升。价格回升较为明显的为鮰鱼和鲤鱼,鮰鱼综合出塘单价18.38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45%;鲤鱼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导致价格持续回升,综合出塘单价达13.98元/千克,处于全国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出塘单价25%。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