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渔业十大新闻
由中国渔业报和中国水产杂志社共同推出的2008十大渔业新闻
1.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前所未有
今年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规模、投放次数、投入资金、放流品种都多于往年: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3.11亿元,放流各类苗种数量全年将超过200亿尾(粒),放流的品种达80多个。“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呵护水域生态环境”的理念渐渐在社会上形成氛围。
2.国务院发通知要求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10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形势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加强渔业安全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提升渔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体现国务院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3.全年渔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严重
今年是渔业受灾非常严重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仅年初的低温雨雪天气、汶川大地震和台风肆虐三方面大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已经达到206亿元人民币。经过全国渔业系统的积极努力,受灾地区的生产形势在岁末年终都已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4.水产品为绿色奥运增色
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期间,全国各地供应给奥运会的水产品100%符合有关质量安全规定,为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5.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项目启动
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于5月正式启动。截至11月底,各试点承保单位累计承保渔船9224艘、渔民20653人,完成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060万元。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的推动下,渔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
6.中华鲟落户香港海洋公园
6月20日,经农业部批准,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赠送香港的五尾中华鲟,在香港海洋公园与游人见面。此次赠送的中华鲟为经过严格遴选的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子一代成体,用于科普宣传和科学研究。
7.各地纷纷赞同设立增殖放流节日
在12月2日召开的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研讨会上,各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以及院校的代表纷纷赞同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增殖放流节日,使增殖放流活动节日化、常态化,认为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实际行动,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8.我国观赏鱼首次太空育苗成功
搭载神舟七号遨游太空的30粒鳉鱼卵成功孵出9尾小鱼苗,标志着我国首次进行观赏鱼太空育苗试验取得成功,对水产育种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
9.电脉冲捕捞渔具被完全取缔
4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完全取缔制造、销售、使用电脉冲捕捞渔具。
10.渔业统计数据调整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在4月公布,渔业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作出调整。2007年的水产养殖面积为563.3万公顷,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747.5万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出处:中国渔业报
1.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前所未有
今年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规模、投放次数、投入资金、放流品种都多于往年: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3.11亿元,放流各类苗种数量全年将超过200亿尾(粒),放流的品种达80多个。“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呵护水域生态环境”的理念渐渐在社会上形成氛围。
2.国务院发通知要求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10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形势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加强渔业安全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提升渔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体现国务院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3.全年渔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严重
今年是渔业受灾非常严重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仅年初的低温雨雪天气、汶川大地震和台风肆虐三方面大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已经达到206亿元人民币。经过全国渔业系统的积极努力,受灾地区的生产形势在岁末年终都已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4.水产品为绿色奥运增色
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期间,全国各地供应给奥运会的水产品100%符合有关质量安全规定,为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5.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项目启动
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于5月正式启动。截至11月底,各试点承保单位累计承保渔船9224艘、渔民20653人,完成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060万元。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的推动下,渔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
6.中华鲟落户香港海洋公园
6月20日,经农业部批准,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赠送香港的五尾中华鲟,在香港海洋公园与游人见面。此次赠送的中华鲟为经过严格遴选的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子一代成体,用于科普宣传和科学研究。
7.各地纷纷赞同设立增殖放流节日
在12月2日召开的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研讨会上,各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以及院校的代表纷纷赞同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增殖放流节日,使增殖放流活动节日化、常态化,认为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实际行动,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8.我国观赏鱼首次太空育苗成功
搭载神舟七号遨游太空的30粒鳉鱼卵成功孵出9尾小鱼苗,标志着我国首次进行观赏鱼太空育苗试验取得成功,对水产育种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
9.电脉冲捕捞渔具被完全取缔
4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完全取缔制造、销售、使用电脉冲捕捞渔具。
10.渔业统计数据调整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在4月公布,渔业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作出调整。2007年的水产养殖面积为563.3万公顷,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747.5万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出处: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