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业产何时能翻身?
上市公司广州东凌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凌粮油")
发布201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度亏损额度预计约
为2920万元,未能实现转亏为盈。
市场人士分析称:“目前国内养殖行业不够景气,豆粕等其
他饲料产品需求不旺;虽然豆油受到原油市场支撑及企业挺油的
策略影响,上半年表现良好,但无法挽回油厂整体亏损的局
面。”
进口压榨企业亏损
东凌粮油在公告中称,虽然在2015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加工
行业整体形势好转。但由于一、二季度大豆压榨产成品需求增长
较缓,受此影响,公司仍未能在上半年扭亏。另一方面,公司的
大豆采购全部是进口,受到美元加息的预期,美元持续走高,人
民币贬值幅度大幅增加,从而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较快。
资料显示,作为植物油加工企业、深耕广东地区大豆油市场
的东凌粮油近年业绩下滑十分明显。2014年该公司的财报显示,
公司总净利大幅亏损高达4.71亿元,同比减少423.89%。
目前大豆压榨行业普遍不景气,原因有三个:1.豆油和豆粕
的销售价格低迷,下游饲料、养殖、餐饮等行业均不景气,导致
豆粕和豆油的需求持续不振;2.大豆贸易融资现象扭曲了正常大
豆供求关系。3.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
其实,相较于2014年亏损4.71亿元,东凌粮油上半年亏损的
2920万元并不显得刺眼。而2014年,仅东凌粮油期货市场进行的
套保操作,就亏损2368万元。
在2014年大豆压榨整体环境偏弱的情况下,虽然东凌粮油子
公司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对采购的大豆和销售产品进
行了套保,但国内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国外采购价格和国内销售
价格一直倒挂的情形,造成去年的严重亏损。
而今年上半年,东凌粮油灵活选择国外期货和国内期货对现
货进行套保,更有效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经营造成的风险。
东北油企困难依旧
采用进口大豆压榨的东凌粮油上半年亏损2000多万,那么采
用国产大豆的东北油脂企业生存现状如何呢?形势现在不是很乐
观,目前豆油、豆粕价钱上不去,大豆收购也比较迟缓,企业开
机率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秋冬季节国内消费市场的渐渐好转,开
机率会逐渐提升。
目前黑龙江省大豆收购价格多在2.10元/斤左右,折算为4200
元/吨,这与山东青岛2980元/吨的阿根廷大豆还有不少差距。国
产大豆市场一般在每年的6-7月份出货偏慢,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
为豆制品终端需求淡季。此外也因为这段时间蔬菜水果价格亲
民,具有较强替代性,因此豆制品不太畅销。近两年进口分销大
豆不断进入市场,挤占国产大豆市场较大份额,从而被迫跟随进
口大豆市场调整。
其实,对于当前国产大豆困境,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秘书长王
小语分析,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靠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支
持。
连续多年的大豆临储政策,已经让国产大豆价格接近"天花
板",与国外进口大豆价差越拉越大。
2014年初,我国开始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之后,
东北大豆价格慢慢由市场所主导,虽然仍与与国外进口大豆有价
差,但是价差已明显缩小。
"这并不是坏事,从发展大豆产业的角度看,我们协会更主张
国产豆与进口豆同价竞争。这样,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低,贸易商
经营成本也低,这有利于大豆'走出'黑龙江。而农户即使'低价卖
豆'也不亏钱,因为目标价格补贴已经把差价补给了农户。"王小
语说。
特种油发展迅猛
与大豆压榨产业持续亏损相对应的是,小品种油脂市场的前
景却越来越好。
逆势增长的还有专注花生油市场的鲁花集团,在东凌粮油亏
损4.71亿元的2014年,鲁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5.7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41%,各项指标实现连年递增。
2015年,鲁花集团更是做出令业内侧目的举措:公布新上市
的玉米、大豆、菜籽三款调和油的配方比,并郑重承诺:今后鲁
花品牌旗下所有调和油产品将全面公开配方比,让消费者明明白
白消费。
据西王食品北京运营中心方面传来消息,通过一系列策略调
整和营销行动,西王取得了其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今年1-6月份,
小包装销售达成率1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市场份额大幅
提升。
日前,西王食品公布的2015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上半年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100万元-7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
升约45.28%-55.52%。
"食用油是比较成熟的行业,50%以上的业绩增幅比较罕
见。"王小语表示,"在大豆压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西王食
品和鲁花集团细分了食用油市场,经营小品种油,他们分别拥有
完整的玉米油产业链和花生油产业链,这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
键。"
《粮油市场报》
发布201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度亏损额度预计约
为2920万元,未能实现转亏为盈。
市场人士分析称:“目前国内养殖行业不够景气,豆粕等其
他饲料产品需求不旺;虽然豆油受到原油市场支撑及企业挺油的
策略影响,上半年表现良好,但无法挽回油厂整体亏损的局
面。”
进口压榨企业亏损
东凌粮油在公告中称,虽然在2015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加工
行业整体形势好转。但由于一、二季度大豆压榨产成品需求增长
较缓,受此影响,公司仍未能在上半年扭亏。另一方面,公司的
大豆采购全部是进口,受到美元加息的预期,美元持续走高,人
民币贬值幅度大幅增加,从而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较快。
资料显示,作为植物油加工企业、深耕广东地区大豆油市场
的东凌粮油近年业绩下滑十分明显。2014年该公司的财报显示,
公司总净利大幅亏损高达4.71亿元,同比减少423.89%。
目前大豆压榨行业普遍不景气,原因有三个:1.豆油和豆粕
的销售价格低迷,下游饲料、养殖、餐饮等行业均不景气,导致
豆粕和豆油的需求持续不振;2.大豆贸易融资现象扭曲了正常大
豆供求关系。3.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
其实,相较于2014年亏损4.71亿元,东凌粮油上半年亏损的
2920万元并不显得刺眼。而2014年,仅东凌粮油期货市场进行的
套保操作,就亏损2368万元。
在2014年大豆压榨整体环境偏弱的情况下,虽然东凌粮油子
公司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对采购的大豆和销售产品进
行了套保,但国内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国外采购价格和国内销售
价格一直倒挂的情形,造成去年的严重亏损。
而今年上半年,东凌粮油灵活选择国外期货和国内期货对现
货进行套保,更有效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经营造成的风险。
东北油企困难依旧
采用进口大豆压榨的东凌粮油上半年亏损2000多万,那么采
用国产大豆的东北油脂企业生存现状如何呢?形势现在不是很乐
观,目前豆油、豆粕价钱上不去,大豆收购也比较迟缓,企业开
机率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秋冬季节国内消费市场的渐渐好转,开
机率会逐渐提升。
目前黑龙江省大豆收购价格多在2.10元/斤左右,折算为4200
元/吨,这与山东青岛2980元/吨的阿根廷大豆还有不少差距。国
产大豆市场一般在每年的6-7月份出货偏慢,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
为豆制品终端需求淡季。此外也因为这段时间蔬菜水果价格亲
民,具有较强替代性,因此豆制品不太畅销。近两年进口分销大
豆不断进入市场,挤占国产大豆市场较大份额,从而被迫跟随进
口大豆市场调整。
其实,对于当前国产大豆困境,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秘书长王
小语分析,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靠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支
持。
连续多年的大豆临储政策,已经让国产大豆价格接近"天花
板",与国外进口大豆价差越拉越大。
2014年初,我国开始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之后,
东北大豆价格慢慢由市场所主导,虽然仍与与国外进口大豆有价
差,但是价差已明显缩小。
"这并不是坏事,从发展大豆产业的角度看,我们协会更主张
国产豆与进口豆同价竞争。这样,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低,贸易商
经营成本也低,这有利于大豆'走出'黑龙江。而农户即使'低价卖
豆'也不亏钱,因为目标价格补贴已经把差价补给了农户。"王小
语说。
特种油发展迅猛
与大豆压榨产业持续亏损相对应的是,小品种油脂市场的前
景却越来越好。
逆势增长的还有专注花生油市场的鲁花集团,在东凌粮油亏
损4.71亿元的2014年,鲁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5.7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41%,各项指标实现连年递增。
2015年,鲁花集团更是做出令业内侧目的举措:公布新上市
的玉米、大豆、菜籽三款调和油的配方比,并郑重承诺:今后鲁
花品牌旗下所有调和油产品将全面公开配方比,让消费者明明白
白消费。
据西王食品北京运营中心方面传来消息,通过一系列策略调
整和营销行动,西王取得了其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今年1-6月份,
小包装销售达成率1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市场份额大幅
提升。
日前,西王食品公布的2015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上半年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100万元-7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
升约45.28%-55.52%。
"食用油是比较成熟的行业,50%以上的业绩增幅比较罕
见。"王小语表示,"在大豆压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西王食
品和鲁花集团细分了食用油市场,经营小品种油,他们分别拥有
完整的玉米油产业链和花生油产业链,这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
键。"
《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