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小挫广东养猪业每头猪少赚60元,高端猪肉行情反涨
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21日发布消息称,19日开始出现的广州市“猪肉精”中毒事件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人数逐日下降,21日已无新的发病报告。但迅速的连锁反应却让广东养猪业始料未及,据记者了解,21日市场猪肉批发价普降0.3元,每头猪少赚60元左右,肉价仍呈下降趋势,近日部分肉菜市场出现大量“存货”。
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局罗旭芳处长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广东养猪企业规模化程度非常高,“70%以上都是规模化养殖,采取自动统一的检测标准,有稳定的供应区域。”因此瘦肉精事件,对广东本地企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消费者对“瘦肉精”的恐惧心理显然有所反应,开始“追涨不追跌”,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说,售价28元一斤的壹号土猪,这几天反而好卖,零售市场上增量20%-30%.他称养猪要走偏锋,高端猪肉在关键时刻反而吃香。
农业厅看小“瘦肉精”影响
对于目前猪肉批发价锐降一事,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局罗旭芳处长对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本轮瘦肉精事件爆发前,猪肉批发价格已在正常波动,价钱出现一定回落,“消费者的信心不会受太大影响,这只是市场对供需平衡的一种调整,也可以说是季节性的价格调整。”罗旭芳说,往年这个时候,猪肉价格也会出现一定时期的低迷。
“瘦肉精事件,对广东中大型的养猪大户反倒是个福音。”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说,规模5000头以上的养殖户,肯定不会用瘦肉精这种风险大的添加物。“我前两天去增城小寨养猪场,那里的负责人还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周围有些养三五百头猪的小农户,加了瘦肉精养出来的生猪,长得漂亮且瘦肉率高,生猪颜色好看,像健美冠军,抢夺了不少市场。”据了解,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喂猪,生猪可以提高10%-15%左右的瘦肉率。
“受害者主要是那些中小农户。”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总经理麦月仪称,如养100头到300头的那些农户,肯定受很大影响,麦月仪分析称,主要是这些农户对添加剂不懂,容易被一些饲料添加剂的代理商哄骗。
“瘦肉精事件”如何不反复发作?
相关机构现在如何做?陈生认为,其实测瘦肉精是很容易的事情,屠宰场里抽抽猪尿就马上可以得出结论的,但主要是国内的生猪养殖太分散,广东部分地区私宰现象仍很严重。不破私宰,今天可以是“瘦肉精”,明天还可以出现“肥肉精”。
广东省相关部门对私宰现象一直采取严厉措施,没收、销毁都是手段。业内甚至传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约有20%-30%的私宰猪,都通过私宰系统进入广州。以前是因为正规渠道的屠宰税费高,诱使部分零售渠道使用私宰猪,现在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一定调整。
而要从根本上割除私宰毒瘤,陈生荐言,“一是屠宰费采取市场定价,不一定要采取现在的每头38元的定价,私宰费在这方面是很灵活的,10元8元的都有,要破除私宰猪的屠宰价格优势;另外要打破区域猪肉市场、小区域菜市场的垄断性经营。”
“私宰猪市场,在疏不在堵,这不仅仅是广州的问题,打得太严了,私宰猪也会跑到外围市场,在其它地方反复发作。”陈生说。
“每次有猪疫情或类似的风险出现,省里的相关部门一定会找到我们,让我们保证稳定供应。”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总经理麦月仪对记者称。该公司年出栏生猪30万头,在省内养猪行业中排名前5位。麦月仪称,长江食品集团的生猪,有60%以上是用于向港澳输送,瘦肉精事件对自己公司的影响非常小,除港澳外,长江食品的生猪主要在台山、顺德等区域配送,“动检局每月都会下来检测,还帮我们培训了十几个人的监控人员。在添加剂、氯霉素等药物的使用上控制很严格。”
业界说法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公司总经理 丁卫国
“瘦肉精逞凶”使价格持续走低
通货紧缩之前,猪肉价已维持三四年高价,企业的效益不错,但金融风暴袭来后,人们捂紧口袋“过冬”,猪肉需求减少,造成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下降的态势。年后价格在缓慢下降,猪肉精再曝光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预计价格会继续走低。
随着行业成熟,猪肉精会自然消退。丁卫国说,饲料行业发展迅速,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抛弃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总助 吴庆兵
外地生猪入粤难,本省猪企短期利好
猪肉市场消费弹性不大,即便此事件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些许影响,价格也不会有过激“反应”,况且瘦肉精的问题早已昭之天下,消费者不会风声鹤唳,谈“精”色变。
短期内对于本地企业是个利好消息,广东猪肉市场一直有缺口,而瘦肉精喂出来的猪多来自湖南、江西、河南等省份,“外地猪肉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本省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将从中获利,这两天我们的猪肉价格反而涨了两毛钱。”而外省份的猪肉销售将困难重重,本来就是过剩的,香港和广东的销售渠道会大伤元气。
亚卫畜牧新技术公司总经理 胡维真
个别事件,不受影响
猪肉市场根本上还得看市场供求关系,饲料添加剂目前已经比较规范,此次不过是个体事件,不会撬动整个行业。对于杜绝瘦肉精的添加,胡维真很悲观,他说“暴利催生邪恶”。
本报实习记者 赵洪杰(吴凌对此文有贡献)
业内人士揭开潜规则:
私宰猪肉如何流进咱家菜碗?
本报记者采访一位业内养猪大户张杰,张杰称,肉菜市场的猪肉贩愿意卖出私宰肉,一般是有口难言的,一是私宰猪基本上不收什么屠宰费,这比肉贩从正规渠道进货要便宜二三十元;二是大部份菜市场里存在强买强卖行为,有一定黑社会背景的生猪贩,对小区域内的猪肉档口强行配送,否则会生出无数事端,档口肉贩基本无招架之力,只好委曲求全。但是相关部门又很难查处取证。
“一般这些猪肉档口是从正规渠道进半头猪,取得‘正规批文’,这半头猪卖完后,另外的猪肉,90%是私宰渠道送过来的,当然有的是强行接受。”张杰称,这已经是猪肉零售行业的一个潜规则。也就是为什么看似“公立猪肉摊”,可以卖出“私宰瘦肉精”猪肉。
文章来源:海南经济报
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局罗旭芳处长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广东养猪企业规模化程度非常高,“70%以上都是规模化养殖,采取自动统一的检测标准,有稳定的供应区域。”因此瘦肉精事件,对广东本地企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消费者对“瘦肉精”的恐惧心理显然有所反应,开始“追涨不追跌”,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说,售价28元一斤的壹号土猪,这几天反而好卖,零售市场上增量20%-30%.他称养猪要走偏锋,高端猪肉在关键时刻反而吃香。
农业厅看小“瘦肉精”影响
对于目前猪肉批发价锐降一事,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局罗旭芳处长对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本轮瘦肉精事件爆发前,猪肉批发价格已在正常波动,价钱出现一定回落,“消费者的信心不会受太大影响,这只是市场对供需平衡的一种调整,也可以说是季节性的价格调整。”罗旭芳说,往年这个时候,猪肉价格也会出现一定时期的低迷。
“瘦肉精事件,对广东中大型的养猪大户反倒是个福音。”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说,规模5000头以上的养殖户,肯定不会用瘦肉精这种风险大的添加物。“我前两天去增城小寨养猪场,那里的负责人还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周围有些养三五百头猪的小农户,加了瘦肉精养出来的生猪,长得漂亮且瘦肉率高,生猪颜色好看,像健美冠军,抢夺了不少市场。”据了解,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喂猪,生猪可以提高10%-15%左右的瘦肉率。
“受害者主要是那些中小农户。”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总经理麦月仪称,如养100头到300头的那些农户,肯定受很大影响,麦月仪分析称,主要是这些农户对添加剂不懂,容易被一些饲料添加剂的代理商哄骗。
“瘦肉精事件”如何不反复发作?
相关机构现在如何做?陈生认为,其实测瘦肉精是很容易的事情,屠宰场里抽抽猪尿就马上可以得出结论的,但主要是国内的生猪养殖太分散,广东部分地区私宰现象仍很严重。不破私宰,今天可以是“瘦肉精”,明天还可以出现“肥肉精”。
广东省相关部门对私宰现象一直采取严厉措施,没收、销毁都是手段。业内甚至传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约有20%-30%的私宰猪,都通过私宰系统进入广州。以前是因为正规渠道的屠宰税费高,诱使部分零售渠道使用私宰猪,现在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一定调整。
而要从根本上割除私宰毒瘤,陈生荐言,“一是屠宰费采取市场定价,不一定要采取现在的每头38元的定价,私宰费在这方面是很灵活的,10元8元的都有,要破除私宰猪的屠宰价格优势;另外要打破区域猪肉市场、小区域菜市场的垄断性经营。”
“私宰猪市场,在疏不在堵,这不仅仅是广州的问题,打得太严了,私宰猪也会跑到外围市场,在其它地方反复发作。”陈生说。
“每次有猪疫情或类似的风险出现,省里的相关部门一定会找到我们,让我们保证稳定供应。”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总经理麦月仪对记者称。该公司年出栏生猪30万头,在省内养猪行业中排名前5位。麦月仪称,长江食品集团的生猪,有60%以上是用于向港澳输送,瘦肉精事件对自己公司的影响非常小,除港澳外,长江食品的生猪主要在台山、顺德等区域配送,“动检局每月都会下来检测,还帮我们培训了十几个人的监控人员。在添加剂、氯霉素等药物的使用上控制很严格。”
业界说法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公司总经理 丁卫国
“瘦肉精逞凶”使价格持续走低
通货紧缩之前,猪肉价已维持三四年高价,企业的效益不错,但金融风暴袭来后,人们捂紧口袋“过冬”,猪肉需求减少,造成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下降的态势。年后价格在缓慢下降,猪肉精再曝光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预计价格会继续走低。
随着行业成熟,猪肉精会自然消退。丁卫国说,饲料行业发展迅速,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抛弃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总助 吴庆兵
外地生猪入粤难,本省猪企短期利好
猪肉市场消费弹性不大,即便此事件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些许影响,价格也不会有过激“反应”,况且瘦肉精的问题早已昭之天下,消费者不会风声鹤唳,谈“精”色变。
短期内对于本地企业是个利好消息,广东猪肉市场一直有缺口,而瘦肉精喂出来的猪多来自湖南、江西、河南等省份,“外地猪肉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本省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将从中获利,这两天我们的猪肉价格反而涨了两毛钱。”而外省份的猪肉销售将困难重重,本来就是过剩的,香港和广东的销售渠道会大伤元气。
亚卫畜牧新技术公司总经理 胡维真
个别事件,不受影响
猪肉市场根本上还得看市场供求关系,饲料添加剂目前已经比较规范,此次不过是个体事件,不会撬动整个行业。对于杜绝瘦肉精的添加,胡维真很悲观,他说“暴利催生邪恶”。
本报实习记者 赵洪杰(吴凌对此文有贡献)
业内人士揭开潜规则:
私宰猪肉如何流进咱家菜碗?
本报记者采访一位业内养猪大户张杰,张杰称,肉菜市场的猪肉贩愿意卖出私宰肉,一般是有口难言的,一是私宰猪基本上不收什么屠宰费,这比肉贩从正规渠道进货要便宜二三十元;二是大部份菜市场里存在强买强卖行为,有一定黑社会背景的生猪贩,对小区域内的猪肉档口强行配送,否则会生出无数事端,档口肉贩基本无招架之力,只好委曲求全。但是相关部门又很难查处取证。
“一般这些猪肉档口是从正规渠道进半头猪,取得‘正规批文’,这半头猪卖完后,另外的猪肉,90%是私宰渠道送过来的,当然有的是强行接受。”张杰称,这已经是猪肉零售行业的一个潜规则。也就是为什么看似“公立猪肉摊”,可以卖出“私宰瘦肉精”猪肉。
文章来源:海南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