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产业列入浙江重点发展之列 十二五未产量达15万吨

        甲鱼产业列入浙江重点发展之列 十二五未产量达15万吨
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消息,为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优势品种,做大做精做强浙江甲鱼产业,10月29~30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杭州召开了全省首届甲鱼产业推进大会。全省11个市和重点县(市、区)渔业主管局及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相关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表及新闻单位记者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龙宣读了王建满副省长为大会发来的贺信,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彦亮应邀出席。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局长俞永跃作会议主报告。杭州市甲鱼协会等代表在会上作典型交流。
  浙江省甲鱼产业基础良好,尤其在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甲鱼的种苗供应、养殖规模、经济效益等都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全省甲鱼产量13.28万吨,产值70亿元,成为我省单个品种产值最高、效益较好的水产养殖品种。但是优质种苗不足、精深加工滞后、品牌价值不高、养殖模式陈旧等问题仍直接制约着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大会回顾了全省甲鱼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亟待破解的问题,指出了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明确要求从大力扶持发展甲鱼种业、着力规范和创新温室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狠抓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加工开发、推进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将甲鱼产业作为我省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特色(优势)品种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甲鱼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120亿元;“十三五”末,全省甲鱼产量达到16万吨,产值突破200亿元。
  赵利民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做大做强甲鱼产业符合国家“三化同步”战略要求,符合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是遵循“集聚要素、做强做大”思路,运用有利条件、突破障碍因素,以一个品种来探索浙江现代渔业发展路子的积极尝试。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政府主导和业主主体的关系,夯实基础与产业联动的关系,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博士、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何中央研究员还分别作了《甲鱼产业的前景在于走品牌之路》和《中华鳖质量安全与品牌开发》专题讲座。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