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更需要品牌养殖企业

        “品牌是面放大镜,既可以放大企业的优点,也可以放大企业的缺点。”在青岛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畜牧业品牌营销战略峰会上,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竑邠如此形容品牌与企业的关系。此次峰会上,多位专家就畜牧企业的品牌建设各抒己见。
  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赵彦岭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品牌建设必不可少。食品安全的保证不仅需要有品牌的食品生产企业,更需要有品牌的养殖企业以及兽药饲料企业,整个产业链上的品牌建设都非常重要。他表示,中国的畜牧企业整体上都想做好品牌建设,但是许多企业想做好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他认为品牌建设的关键是在产品质量,好的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客户用出来的。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对民族企业的品牌建设给与支持。。
  “三鹿出了问题,双汇出了问题,很多人说三乘二等于六,所以六和现在一点不敢掉以轻心啊。”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助理易敢峰博士如此自嘲。他表示,很多人以为企业做得越大越有品牌,其实不然,企业做得越大管理者越是小心翼翼,大企业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了。“以前我们以为企业做大了就像你揣了个炸dan在身上,没人敢惹你。现在不同,在公众的食品安全面前,就是你揣了个原子dan也要动你。”
  胡竑邠也认为,品牌越大,其实风险越大。品牌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企业开辟市场,也可能伤害到自身。像三鹿和双汇这样的著名品牌,一旦出事,对整个企业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三鹿破产,双汇要翻身也很难。而上海发生的黄馒头事件,知道的人就少很多,能记住出事的馒头店品牌的人更少,这个企业改头换面之后也许照样能经营得很好。因此他告诫所有要做品牌的畜牧企业,做品牌没有回头路,一旦开始了,就必须坚持到底。
  产业链建设对于大型畜牧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了,即便是出事的双汇也同样拥有自己的产业链。问题出在哪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总经理刘勇就认为这是半截子产业链之殇,大企业出事不是因为做产业链不对,恰恰是因为产业链做得还不够全面。双汇无法控制住众多的散养户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他认为,没有封闭的产业链,就没有对最终产品进行控制的基础。这也是畜牧业和工业的很大不同之处,在工业中只要用统一的标准采购原材料,就可以生产出基本相同的产品。养殖是个动态过程,必须要做到真正的全程监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