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立案调查美国肉鸡“倾销”

        ——中国首次对美国农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随着美国9月11日对中国轮胎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有升级之势。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基于中国畜牧业协会申请,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这是中国首次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据商务部2009年9月27日公告,此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期限为2009年9月27日至2010年9月27日,最长可延至2011年3月27 日。
  据商务部公告,白羽肉鸡产品(英文:Broiler Products or Chicken Products)主要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等批发、零售用于餐饮业。此次调查范围是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包括整鸡、整鸡的分割部位、肉鸡的副产品, “不论是鲜的、冷的或冻的”。不过,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活鸡、以罐头和其他类似方式包装或保藏的肉鸡产品、鸡肉香肠及类似产品、熟食肉鸡产品”则不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内。
  反倾销、反补贴是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根据WTO协定,在正常贸易中,某一产品以低于正常的价值进入进口国市场,即可能被认定是倾销。而补贴则指出口国政府对其出口到国外的产品给予财政补贴或收入、价格支持。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发起国不仅要证明该出口产品存在倾销或政府补贴,而且还须证明国内相关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损害和出口产品的倾销和政府补贴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被认定“倾销或补贴”,该类产品将被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肉鸡的进口导致中国主要的鸡肉生产和加工商在过去三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80%,而且很多新上马项目难以开工。申请调查的目标是“通过贸易救济,控制进口数量,恢复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
  马闯称,中国肉鸡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为美国,200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全部为白羽肉鸡,总计58万吨,占中国2008年全部肉鸡进口量80万吨的72.5%。不过,2008年中国白羽肉鸡产量是590万吨,从美国的进口量占国内同类产品产量不足10%。
  另据美国农业部信息,2008年中国全部肉鸡产量为1189.5万吨,消费量则为1200.9万吨。从上述数据看,与中国每年庞大的鸡肉消费量相比,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不足中国国内年消费量的5%。
  商务部对美进口肉鸡启动“双反”调查
  中国目前对肉鸡产品进口实行自动许可证管理,该许可证每半年发放一次,主要是为了官方进口统计之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1-5月,中国从美国进口肉鸡产品24.46万吨,价值2.85亿美元。该进口数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3.9%,但交易额则减少了4.5%。
  商务部原条法司司长、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成员张玉卿告诉《财经》记者:“中国养殖业者根据中国反倾销反补贴法规,对外国农产品提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中国养殖企业的权利。”
  但张玉卿也同时指出,对美国而言,其出口中国的肉鸡产品并不多。至少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期内,不会对美国养殖业造成太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隆国强指出:“如果此次调查最终认定美国肉鸡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美国肉鸡会在相当长时间内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会对美国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隆国强认为,此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但结果如导致美国肉鸡产品退出中国市场,留下的市场空白到底是由本国产品填补,还是被其他国家的产品填补,尚难预料。
《财经网》